申寫論正單元
- 題目
- 「政黨」至今仍被視為是民主政治運作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請問如何探悉「政黨組織型態」之變遷,以因應政治與社會結構的變化?請舉例說明之。
(112調特四等)
- 解析
- 本題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如何解讀題意。由於出題者的中文使用習慣不同於一般人,這就考驗著考生如何在巨大的應試壓力下快速且正確掌握題旨。即使有這樣的「中文力」挑戰,這種看似題意不清的出題,也讓答卷者有更大的回答空間。簡言之,考生只要抓住一個或兩個面向,邏輯清晰加以論述應當都能獲得相當的分數。必須注意的是,題目中還有「舉例說明」,這邊的舉例可以舉實際某國的案例說明,但這很容易被挑「扣分點」,因此即使是舉例,也可以舉普遍性的「通例」而非「個例」以確保得分。
- 事實上,只要依循學理解釋好題目,本題其實難度就降低許多,且能夠以我們在考用書所教授的知識作答。這技巧也就是我們在狂作題班不斷強調的觀念:要把題目解釋成我們已經熟記好的答案。對於本題,我們其實在考前狂作題班的全真模擬試題中已有相似的考題,同時也列入我們在考場發送的考前題神中。因此,對於中文力好、答題技巧熟練者,本題拿下18分以上應當不是難事,但如果錯讀題意、文不對題、篇幅不足,得分很可能在10分上下。
- 難度
- ★★★★☆
- 誤區
-
- 本題最大的挑戰就是「中文力」,因此考試時雖然壓力大,但仍必須仔細審題,正確掌握題意,類似這種語焉不詳的題目,過去也有出題過,故多練考古題可以略為熟悉。
- 題目中的「政黨組織型態」,不宜解為「政黨體系」。因為政黨組織變遷與政黨體系變遷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 參考資料
-
- 蘇世岳《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23年,頁12-11~12-14、17-6。
- 《高點‧高上112狂作班講義》政治學,初錫編撰,第一回,頁40;第二回,頁51;全真模擬試題,第一題。
- 《高點‧高上112總複習班講義》政治學,初錫編撰,頁34。
- 《高點‧高上112地特班講義》政治學,初錫編撰,第一回,頁38。
- 《高點‧高上112考前題神》政治學,初錫編撰,試題第九題。
- 正解
-
- 破題部分,必須扣緊社會及政治結構變遷的題意,由此連結政黨組織型態,且不可遺漏舉例。
- 正文的部分可以有許多的答法,專指某一種政黨組織的變遷可,也能擴大視野談不同時代背景下政黨組織的變遷,但必須留意時間和篇幅。
- 結語部分可以「政黨解組」略加延伸。
- 參考詳解
- 政黨(political party)是人群的結合,它的英文party即隱含「部分」的意思,因此政黨是一群部分人的集合。這部分人擁有特定政治理念或主張,在民主國家中藉由提名候選人、通過選舉,取得執政地位以便落實其政見與主張,而與一般利益團體不同。現代政黨的出現,不但與選舉也與民主政治發展息息相關,政治學者史奈德(E. Schattschneider)即表示:「毫無疑問地,政黨的興起絕對是現代政府顯著特徵之一;政黨創造了民主,若無政黨現代民主是無法想像的。」當代政黨的出現影響民主政治發展甚鉅,然而隨著政治與社會結構的變化,政黨組織型態也會做出因應產生變遷。由於事例眾多,以下吾人即略以二次世界大戰為界,並以西方國家為例說明不同時代背景下政黨組織型態的變化。
- (一)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二次大戰之前,探討政黨組織型態最力的學者當推法國政治學者杜佛傑(Maurice Duverger)。早期歐洲社會受到封建制、貴族制、知識不普及等影響,使得選舉權僅局限於少數人,由此產生的政黨組織型態杜佛傑稱為「內造政黨」。內造政黨是指,早期議會成員在議會的主要關注與投入,多數集中在維護或是擴大自身利益,時間一久,個別議員逐漸了解到那些來自相鄰地區或具有類似身分條件的議會代表,在議會中比較有相近利益,如能透過相互合作,將有利於此種共同利益的持續,因而由個人到一個群體的組織型態便逐漸在議會成型。之後隨著選舉權擴張,越來越多民眾具有選舉權利,這些新的選民成為議會團體成員爭取的目標,為持續保有議會中的地位,議會成員便需要進一步建立更為完善的地方組織,平時服務選民與聯絡感情,選舉時成為動員的據點,使得議會與地方產生較為緊密的關聯性,而成為議會內政黨的雛形。之後,隨著工業革命的進一步發展、貴族制和君主制的瓦解、知識普及和選舉權的落實,議會外團體也相繼組成政黨進入議會,杜佛傑將此稱為「外造政黨」。外造政黨起源於議會之外的社會團體,這些團體有其特有政治理念或政策立場並且具相當數量成員,在選舉權普及過程中,這些社會團體逐漸進入政治過程中,並且透過選舉選出團體代表進入議會,使得該組織具有政治性質,並以社會團體的成員做為政治活動的依據成為外造政黨的起源。 - 進一步而言,內造政黨往往和幹部型政黨(cadre party)有關,而外造型政黨則傾向於群眾型政黨(mass party)。幹部型政黨最初意指「由顯赫人士所組成的政黨」,其組織薄弱倚賴的是政治菁英的領導並不尋求大量吸收黨員,平時亦無重大政治性活動,但「幹部」一詞現在更常指訓練有素的專業黨工,他們有著高度的政治涉入和堅定信念。群眾型政黨則是指具有完整組織型態並尋求其組織成員與支持者的極大化,不會刻意限制入黨資格並依靠黨員、黨費做為黨經費來源的政黨。群眾型政黨的特徵在於,側重人員的甄補和組織更甚於強調意識型態和政治教條,雖然此種政黨形式上是民主的,但黨員並不積極參與活動,僅對黨的原則和目標表達一致的支持。幹部型政黨和群眾型政黨的主要差異有二:
- 社會與政治基礎不同。這來自於普選制取代有限制選舉的結果,在十九世紀有限制的選舉中,政黨明顯是以幹部型政黨的形式出現,一般群眾在政治上沒有影響力,普選制的落實,差不多在各地(美國除外)都促使社會主義式政黨的發展。這也使得早期歐洲幹部型政黨和群眾型政黨的分別,大致相當於右派和左派,或者資產階級政黨和無產階級政黨的差別。
- 政黨架構類型不同。幹部型政黨是採取核心小組制(caucus)、權力分散、協調薄弱的政黨;群眾型政黨則以分部制(branch)為基礎、權力較集中、協調較強。群眾型政黨往往訂有一個正式的入黨流程,包括簽署一份長期有效的承諾書和每年繳納黨費;幹部型政黨則沒有這類規定,入黨並無正式流程,非經常性捐贈取代黨費制度,只有在黨內可見的活動中才能夠界定參與的程度。
- (二)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主要受到各種新興政治意識型態興起,以及廿世紀末期全球化的影響,政黨的組織結構型態也發生變遷,以下即以普涵式(catch-all)政黨以及民粹政黨進行說明。 - 普涵式政黨轉型自群眾型政黨,由德籍美國政治學者柯屈漢默(Otto Kirchheimer)提出。柯屈漢默觀察二戰後西歐政黨政治的發展發現,這些群眾型政黨在廿世紀五十和六十年代初,已逐步轉型成普涵式政黨,原有群眾型政黨藉由組織的專業化,緩和對社會和政治變革的要求,開始吸引其原有核心目標以外的選民支持。柯屈漢默指出,這種現象的產生來自戰後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福利國家的成熟,導致大量中產階級的出現,包括具技術性體力勞動者、白領階級和公務員等。這種弱化的社會分歧帶動政治分歧減弱,新湧現的中產階級彼此利益日益趨同,使得原群眾性政黨間政治信念越來越相近,終而出現意識型態溫和的普涵式政黨。柯屈漢默指出,當代普涵式政黨被迫更多地考量選民的支持和政策的得與失。政黨已經成為「一個理性的利益代表工具」,選民接受這些政黨僅僅是其承諾將改善物質上的滿足而非其他願景。普涵式政黨通常不甘只扮演反對黨角色,因為這將嚴重削弱其在實踐群體訴求方面成功的可能性,這種具政治理念差異的群眾型政黨向普涵式政黨轉型,標誌著政黨間原則性對抗的減弱。
- 民粹政黨則大量出現於廿一世紀初。民粹政黨是相對於主流政黨而言,主流政黨又稱慣常性(conventional)或傳統(traditional)政黨,是指能廣泛接受憲政現狀的政黨,傾向在既定政治遊戲規則下運作,他們強烈地以獲得或維繫權力為目標,具有明顯囊括型特質,領導人本質上屬於「政治企業家」,政治立場往中間靠攏以找出大多數的選民。對於主流政黨的批判,民粹政黨針對如何治理社會提出兩項核心主張:
- 他們挑戰一個被認為是虛假、傲慢且自我吹噓的政治機構之權威,包括主流政黨和傳統政治人物。
- 他們聲稱「人民」(the people)是政治和道德權威的唯一正當性來源。
- 民粹政黨是「反政黨的政黨」(anti-party party),拒絕國會的妥協、強調群眾動員,由此往往衍生出好鬥、甚至起義性質的政治型態,反對傳統政治執意於採取中間立場的作法,將焦點置於較為狹隘的選舉和政治策略上。例如大多數右翼民粹政黨即將對象鎖定在那些被當今社會「拋在後頭」(left behind)的人,尤其是那些因全球化而處於不利地位的人。在這過程中,政治逐漸由對立的「開放」和「封閉」之意識型態間的鴻溝所構成,它們企圖打破「常態政治」(politics as normal)的做法,顛覆權力機關間的制衡、司法獨立及法治。
- 雖然現代政黨總能適應著外在政治與社會結構而產生變遷,但仍有學者提出「政黨解組」的隱憂。政黨解組也可稱為「政黨衰退」,是指人民對於政黨認同出現長期而重大衰退,選戰過程中選民偏好變得難以捉摸,這表示政黨在政治過程中,包括組織輔選、決策、執行、監督、黨紀維持等方面,將出現組織功能的弱化。政黨解組意味著政黨政治危機,但這危機並非集中在所有政黨,而是存在於某些政黨類型即群眾型或主流政黨之中。學者以為,政黨式微可能只是更廣泛反政治(anti-politics)發展趨勢的一個面向,見證新型政黨的誕生,或是政治邊緣政黨的嶄露頭角。
- (字數:2,749)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