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張政說經濟 歷期第22期:為什麼搭電扶梯大家習慣靠右站?,搞懂經濟大小事
篇名
第22期:為什麼搭電扶梯大家習慣靠右站?,搞懂經濟大小事
作者
張政
說明
發佈時間:20170310

各位同學、讀者大家好,又是到了我們張政說經濟的時間,今天要跟大家搞懂什麼經濟大小事呢?就是大眾搭電扶梯的習慣,雖然這只是一篇內容不長的小主題,但是這個主題其實在很久之前就是我想寫的口袋名單主題,但遲遲未動筆,倒不是沒有經濟理論可以解釋,而是一直感覺沒有適當的切入時間點,直到 日前有一則新聞出來與剛好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後,覺得剛好是一個時機點,因此就把它成文上架。

好的,我們就直接切入主題,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家搭電扶梯時習慣站在「右邊」,而左邊就留給趕時間的旅客行走,這個習慣是從「台北捷運」的宣導開始,確切時間是 1999 年台北捷運公司以「靠右站立,左側通行」的宣導口號開始(註),即是左邊留給趕時間的人,可以慢慢站的人就靠右,宣導的成效呢?非常的好!!很快的大家就養成這個習慣,而且不是在捷運站內如此,效果還蔓延至捷運站外,舉凡有電扶梯的地點,如百貨公司、醫院、高鐵、台鐵車站等,大家都漸漸的養成這個習慣,也就是即使不在台北捷運站內,搭電扶梯靠右站也被大家所遵從;這樣的效果甚至還延伸到網路上的論戰,曾經有網友PO文戲稱:「如何判別一個人是不是台北人,只要看他搭電扶梯的時候是否靠右站立就知道」,結果這樣的言論卻引起南北網友的論戰,有些南部網友說「初次來到台北不懂規矩結果被白眼」、「台北都是天龍人自以為是,以為大家都知道搭電梯要靠右喔!」 … 等,不過很快的其實會發現即使到了中南部,好像這樣的習慣也從北部延伸過去,搭電扶梯靠右變得像是全民共識。

結果,到了 2005 年出現了跨年夜捷運市府站發生旅客掀頭皮事件,起因是跨年夜結束後的散場人潮眾多,所以在電扶梯左側通道行走時,發生了推擠,結果一名女子被推擠而跌到在地上,恰巧其長髮被電扶梯末端的機器捲入,因而發生意外。在這事件後,台北捷運改了宣導口號為「緊握扶手,站穩踏階」,算算時間其實宣導新的觀念已經 10 年了,比當初靠右站立的時間還久,但為什麼民眾卻無法改變,這樣的習慣卻為什麼「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回不去了呢?」

我的解釋是其實可以用「社會風俗模型」 ( social norm or custom model ),其實這個詞我們曾經在第 12 期的「 淺談效率工資理論 」那次的文章中提過,社會風俗模型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經濟系教授 Akerlof 提出,一開始是在談論失業與效率工資的問題,但後來被運用在不同領域,如同第 12 期文章所說的:「社會風俗模型主要是指當大眾對一件事情存在著「信念」,最後這個信念就會實現,成為社會的均衡」,所以可以用來解釋「眾多人」 行為的均衡, 有別於賽局這種「少數人」參與的均衡。

以下我們說明一下社會風俗模型的假設,大家應該就可以很快理解為什麼可以解釋搭電梯的現象。

( 1 )個人雖然理性的追逐利益,但也想求名

( 2 )社會中會存在一些行為或道德的規範

( 3 )若不遵從社會規範會有心理壓力

( 4 )若遵從社會規範的人越多時,個人違反的壓力將越大

以上幾點除了第一個比較適合用於解釋效率工資以外,其他各點都很符合我們對於電扶梯習慣的理解,當年靠右站的均衡形成後,形成了一種行為規範,也就是說若在電扶梯的左側通道站著不走的人,就會認為是擋人路、白目或者是新來的,將會受到直接指證,或是背後竊竊私語,亦或是被擋的人也不好直說,只好一直發出「嘖嘖聲」作為暗示。

後來台北捷運即使改變了宣導,但這樣的行為規範已經形成,理論上其實左側通道已經可以站立不走,但仍有許多人不敢如此做。例如我也曾看過網路發言說:「北捷已經不推廣靠右站,所以都才不管別人咧!」,而底下人回應說「就是有你這種白目鬼!」或是「你真勇!我雖然很想站在左邊但我怕被白眼!」,這些都說明確實一旦社會行為規範形成,不遵從的人會有心理壓力,且隨著遵從人數越多,則心理壓力將越大,所以就完全符合搭電扶梯靠右習慣的現象。

那麼為什麼即使台北捷運已經改變宣導了,而且時間更長,卻無法改變?這就要提到社會風俗模型的其中一項特色就是「磁滯( hyrerisis )現象」,說明當一個政策或環境影響使得舊均衡轉變為新均衡,但將改變後的政策與環境再次恢復到舊均衡時的情況(甚至超過舊均衡時的程度),均衡也不會再次回去,簡單來說,新舊均衡不是雙向的,有一個「不可逆性」,因此這就使得要去影響社會風俗形成的政策思考是很重要的,因為不是說回去就可以回去的。

回到捷運電扶梯來看,一開始沒有任何宣導時,大家本來搭電扶梯都是隨便站的(老師記得小時候在百貨公司就是這樣),而台北捷運開始宣導靠右站時,這是一個「很明確」的指示,所以很快的就形成一個均衡,結果在 2005 年決定改變這個宣導,希望大家只要握好扶手隨便站即可,政策與環境恢復到以前的情況,但均衡一旦形成就很難回去了。

再來我們來看一下 張政 老師是看到那兩篇文章,才決定寫這一期的主題的,這兩篇文章頗有趣,而且彼此有點關連性。第一篇是「 站左站右都不對 倫敦推廣「手扶梯新政 」惹惱通勤族」,文中提到倫敦地鐵的乘客原本也是有搭電扶梯靠右站的習慣,而且還是世界上提出靠右站的國家;不過近來交通局發現雙邊都站的運輸效率應該會較高,因此「暫時」推行雙邊站政策,雖然這樣的暫時性且帶有點強迫性的推廣得到了驗證結果,真的提高了電扶梯的運輸效率,但卻讓乘客「很不習慣」,推廣結束後,還是恢復靠右站的情況!雖然文中提及旅客反應,英國人就是喜歡延續傳統,這看似保守主義的言論,但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說明「社會風俗或規範」的最好印證。

第二篇文章是「 北捷實測 20 年 手扶梯靠右站不會加速耗損 」 ,另外有人提出反對搭電扶梯靠右的理由是,當所有人站在某一側時,會造成電扶梯受力不均,容易造成機械的耗損,所以應該雙邊站人才有助於電扶梯的保養與壽命延長,但這篇新聞中提到台北捷運公司發現從 1996 年通車到現在約 20 年,依據數據顯示,其實單邊站立並不會造成電扶梯容易耗損的結果,但對於到底要站那一邊,則保持尊重的態度。

本期用「社會風俗模型」來說明我們搭電扶梯習慣靠右站的情況,而社會風俗與規範的形成,有一項特點就是具不可逆性,所以即使台北捷運已經進行更久的「解除靠右站的宣導」,但大家已經養成習慣了,不過自從北捷改變宣導後,習慣靠右站似乎只發生在交通據點,像百貨公司等消費、觀光的地方,「留左側通道給趕時間的人」似乎就不太需要,因此可看到大部分仍會靠右站,但即使站左側,也不太會受到其他人無形的指責而承受壓力,所以這些地方似乎有在改變。先預告下一期的內容,我們將會更深入介紹社會風俗模型的樣貌與特性,還會運用到更多地方的解釋,將會很有趣!敬請期待!

後記: 張政老師本人其實是喜歡靠右站的政策,因為我多半是趕時間,所以喜歡走左邊,這樣真的對趕時間的人方便許多咧!另外,英國地鐵那篇文章提到倫敦交通局雙邊站的構想,源自於香港,或許有去過香港的人都應該有印象,他們的電扶梯速度出奇的快!所以如果還在上面行走的話,我想應該會很恐怖,而且會有不少意外吧!

經濟大小事!我們下次見!

註)台北捷運公司於 1996 年開始營運,也有一說是一開始就宣導靠右站的政策了。

延伸學習
關鍵詞
社會風俗模型(social norm model)
刊名
張政說經濟
出版單位
高上公職網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