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寫論正單元
- 題目
- 分析民主政治有許多觀點,請問新右派如何分析民主政治,請說明之。
【113年原住民特考三等】
- 解析
-
新右派、民主政治這兩個概念,考生應該都不陌生。但結合新右派與民主政治在國家考試中則是第一次出題。首先,過去國考中,民主政治的模式只有「三加一組」,並未出現新右派的民主觀點;其次,新右派出現在兩個章節中,第一次出現在第三章的意識型態,但主要是介紹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惟也是出現在選擇題中,申論題則不見蹤影;另一次則出現在108年高考三級中,考的是學者M. Olson的利益團體觀點,這是屬於第十一章的範疇,但也未出現新右派這一名詞。
事實上,這一題雖然看似「新面孔」,但其實討論的內容和前兩次的出題大同小異,只是必須針對題意略作調整。對於思考靈活的考生來說,這一題雖有挑戰,但也不會成為跨不過的門檻,得分預料可以拿下基本的15分;惟倘若只是硬背死記的考生,拿到個位數以下的分數也不令人意外。
- 難度
- ★★★★☆
- 誤區
-
- 由於是第一次出成申論題,因此破題時要正確放回脈絡,不可以自行想像,望文生義。
- 假使找到的思考脈絡,或者說依照我們的章節架構,有兩個以上都符合的話,仍宜以一個為主進行闡述,另一個則可以考慮放在結語,以清楚展現我們對這議題的理解,避免穿插跳躍。
- 題目已經點名、限定要討論新右派和民主政治的關係,偏離這個主軸都是誤答。
- 參考資料
-
- 蘇世岳(初錫)(2024)。政治學(概要)重點整理。高點文化。頁3-37~3-40、11-18~11-19。
- 正解
-
- 破題時,有兩個解法,一個是從「分析民主政治的許多觀點」切入;另一個則可以從「新右派」切入,這邊演示的是後一種。
- 正文部分,倘若考生有清晰的思考可以分點論述,假如對於這個概念不熟悉,需要一步一步說明的話也可以省略分點。
- 結語部分,可以進一步與相似概念比較以爭取額外的加分機會。
- 參考詳解
- 新右派(New Right)一詞出現於1970年代末的英、美,後來擴大到部分歐陸、澳、紐等國,主要關心點在於西方社會的民主政治,因福利國家的落實所產生民主超載(democratic overload)問題,有學者認為這屬於保守主義中激進思想的轉變。有關新右派如何分析民主政治,進一步說明如下:
- 從1970年代迄今的新右派,對於民主政治已產生相當特別的批判。此種批判聚焦於「民主超載」的危險:政治系統的癱瘓是源於不受約束的利益團體與選舉競爭壓力。就利益團體層面來看,新右派的批判突顯出統合主義令人厭惡的一面,新右派理論家熱衷於倡導自由市場,相信唯有遠離政府控管,經濟才能達到最佳的運作。就此而言,統合主義的危險即為其賦予部分團體經濟利益權力,使其能夠要求政府增加給付、公共投資、補貼以及國家保護等要求。實際上,統合主義允許具有良好社會優勢的利益團體得以主導並支配政府。依據新右派的看法,這樣的結果無可避免地將朝向引發國家干預以及經濟發展停滯的趨勢。
- 另一方面,政府超載也同樣被視為是選舉競爭壓力的結果,有學者將此稱為「民主的經濟結果」。此項看法認為,選舉政治等同於一種不利自身的過程,因爲政治人物在此一過程中,為了爭取權力被鼓勵向選民提出不切實際的承諾。由此新右派認為選民與政治人物都應該受到譴責:選民受到更高公共支出的承諾所吸引,因為他們估量這些成本(例如稅賦負擔的增加)將由全部的人口平均分攤;相對而言,政治人物被贏得權力的欲望所消耗,他們藉由對全體選民制定一種更為豐厚的支出承諾而相互開出超支的選舉支票,此種無所限制的民主,其經濟後果就是因為公共債務的刺激而造成高度通貨膨脹,以及稅賦重擔拖垮企業與削弱經濟成長,這就使得新右派認為民主「對於成人,就如同巧克力對於孩童:永無止境的誘惑,少量無害,過量患病」。因此新右派學者傾向以嚴厲的保護面向來看待民主,認為民主本質上是一種對專制政府的防範,而非一種引發社會轉型的方式。
- 歸納而言,新右派理論主張小而美的政府重視社會穩定,強調效法企業經營的公部門再造,傾向於將官僚體系視為自利的行為者。他們認為當國家肩負龐大社會職責形成奶媽國家(nanny state)時將造成個人的墮落,因此他們支持自由市場,重視權威回歸傳統價值,特別是與家庭、宗教和國家有關的價值觀,關注法律秩序及公共道德,甚至認為監獄是有效的,希冀重建政治的道德基礎。然而新右派同時包容新自由主義與新保守主義相異主張,有學者認為其事實上已成為一個混淆不清的混合體。
- (字數:993)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