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寫論正單元
- 題目
- 政府使用 BOT 模式推動重大公共建設之主要目的為何?可能遭遇到的重大挑戰有那些?請說明。(公共政策:109年地方特考)
- 解析
- 本題不管是在公共管理、行政學類似的考題,已經出現多次,有看考古題的同學應可獲得不錯之分數。同學可以從BOT或拿民營化的優缺點來回答都可以,並舉一些BOT之案例來回答。
- 難度
- ★☆☆☆☆
- 相關試題
-
- BOT為政府再造的重要策略之一。試說明BOT之意義,並論其優缺點。(行政學:94年原住民特考)
- 以 BOT 模式推動公共建設,曾在世界各國蔚為風潮,請問此一模式的主要意涵和特徵為何?它具備那些優點?而我國政府在推動過程中,曾遭遇到那些主要的阻礙或限制?試逐一說明之。(公共管理:97年地方特考三等)
- 何謂 BOT 模式?政府當局為何採用 BOT 模式?操作上有何挑戰?試舉實例說明之。(公共管理:99年原住民特考四等)
- 試說明 BOT 的意涵;並舉例說明採用此模式對政府的潛在風險。(公共管理:100年身心特考四等)
- 何謂 BOT?以 BOT 方式來完成重大公共建設的優點與缺點各為何?(公共管理:104年身心特考四等)
- 考點命中
- 行政學概要(攻略),台北:高點,2021,高凱編撰,頁7-8、7-9。
- 正解
-
- 前言段,概述BOT模式為當代政府推動大型公共建設之常見方式,但又會產生部分問題。
- 內容段,先說明BOT之意涵,後續則依題幹回答。BOT優缺點,同學可以從民營化之優缺點來回答。
- 結語段,強調BOT是一個雙面刃,可以替政府解決資金不足之問題,但卻又會衍生其他問題。
- 參考詳解
- BOT 模式係當代政府推動大型公共建設的主流模式,考量政府能力、資源均有限,期望透過借助民間力量來完成公共建設,惟在此過程中,基於委託人與代理人之互動關係,往往在BOT 模式之運作過程中產生許多問題。以下茲就題幹所述加以說明。
- (一)BOT之意涵:
BOT代表「Build-Operate-Transfer」,意即政府決定興建某項建設,交由民間企業自行籌措資金建設,而完成之後,由民間營運,營運一定之年間後,再交還由政府管理。例如我國訂有《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是我國BOT之法源依據,台灣高鐵是我國第一個BOT之案例,而後續也出現許多BOT之案例,如市府轉運站。
- (二)BOT之目的:
- BOT之財務負擔及風險轉移給民間承擔。
- BOT可以緩和政府財政負擔,可以將資源分配到其他更需要的建設。
- BOT之財源來自於民間。
- BOT具吸引民間投資之誘因及商機。
- (三)BOT面臨之挑戰:
- BOT之優點:
(1)彈性增加、成本降低:BOT模式可以使政府在政策執行的方式上更具有彈性,可選擇交由民間達成或是自己本身處理。
(2)借重民間專才: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雖要由公務員執行,但其不一定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故行政機關在BOT模式下,可以借重民間對某方面公共服務有專業知識的人才。
(3)選擇性增加:BOT模式可以促使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上更具彈性化,也可以使民眾的選擇性增加。
(4)增加參與機會,整合資源網絡:公共服務交由民間處理,政府負責督導與協調的工作,可以促使政府將資源做一個整合,不會形成無謂的浪費,亦可建立社會資源的網絡,使每個地區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服務。
(5)運作健全化:在BOT模式之下,政府只需盡監督的責任,不但可以減弱官僚的規模,亦可藉由競標的過程,使行政官員更客觀的分析各項成本與收益,而提升整體行政運作的績效。 - BOT之缺點:
(1)適用性的困境:並非所有政府行政業務皆可適用於BOT模式,若攸關國家主權、國家安全的業務,責不宜BOT,例如國防、警察。
(2)缺乏政治責任:民間企業基於營利、個體利益的取向價值,將會導致公共服務在成本利益的考量下,喪失對社會的責任以及公共利益的關注。
(3)不穩定因素干擾:民間企業主要以營利為主要價值,若無利可圖或獲利不佳的情況下,就可能終止服務,但政府的公共服務必須有延續性,必須確保可以永不間斷的提供。
(4)管理之困境:在民間企業擁有資訊優勢的情況下,政府無法對民營機構進行完善監督,將會導致BOT後公共服務品質無法確保。
(5)營利機構參與之弊病:民間企業可能會對公共服務對象產生「社會分化」的情況,僅會選擇付費能力較高的服務對象加以服務,而對付費能力較低或完全無付費能力之人,不提供服務。
- BOT之優點:
- 綜合以上論述,政府使用 BOT 模式推動重大公共建設已經是當代公共事務推動之主流,但該如何避免BOT 模式所帶來之問題,係當代政府亟須考量之課題。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