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寫論正單元
- 題目
- 何謂典範(paradigm)?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典範有何不同?請依據孔恩(Thomas S. Kuhn)「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書中的看法加以論述。(108地特三等)
- 解析
-
本題屬於新出題,也是108年地特三等考試中較有挑戰性一題。當然,T. Kuhn的典範概念考生絕對不陌生,但在國家考試中,自95年起迄今並未以申論題出過題。即使如此,我們每年在高點《政治學》先修班中,都會針對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進行說明,並且在臉書的封閉社團《政治好初錫》中也有介紹。因此,這一題對於高點學員來說應當不會造成太大壓力,預估本題都能拿下15分左右的基本分,但要拿下更高的分數,則要在兩個子題間的關聯上要有更多著墨。
- 難度
- ★★★★★
- 誤區
-
- 社會科學界對於「典範」一詞運用的非常多,但不同領域、不同學者使用這個詞的方法並不完全相同,甚至有點濫用嫌疑。本題最大誤區在於要以Thomas 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書中的看法加以論述,因此如果任意引用其他學者的觀點並不符合題意的要求。
- 在行政類考科中,包括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等,都可能運用到「典範」這一概念,但其內容可能並非出自T. Kuhn,這也是答題時必須加以注意。
- 第二子題要討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典範,事實上在Thomas S. Kuhn的原書中並未深入討論社會科學的典範,畢竟Thomas S. Kuhn本質上是一位物理學家後來轉為科學哲學家,因此不可將其他學者對於社會科學典範的討論,張冠李戴塞給Thomas S. Kuhn。
- 參考資料
-
- 蘇世岳《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20年,頁2-21~2-22。
- Heywood 原著、蘇子喬、林宜瑄、蘇世岳等譯《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的關鍵概念》,台北:五南,2018年,頁223-224。
- T. Kuhn原著、程樹德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1994年。
- 正解
-
- 破題時,可以略述Thomas S. Kuhn撰寫《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背景,同時帶出典範這一廣泛運用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界的概念。
- 正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Thomas S. Kuhn有關典範的界定,由於題目已限縮必須引用Thomas S. Kuhn的觀點,因此無須自由發揮;第二部分因為Thomas S. Kuhn在原書中針對社會科學典範只有點到為止,可以視為一種見解題,但必須貼緊原來Thomas S. Kuhn的觀點立場。
- 結語部分可以簡述以典範進行研究所可能造成的研究侷限。
- 參考詳解
- 物理學及科學哲學家孔恩(T. Kuhn)在其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一種新的科學發展觀。其認為科學研究基本上是一種非理性的過程,科學的發展並不是一種漸進、量的積累過程,而是表現為一種漸進中斷或科學革命(即新的典範取代舊的典範)的過程,科學的發展從一種典範向另一種典範的轉變是隨機性的。他強調,科學的發現、理論的建立、檢驗、發展及接受,為歷史、社會、文化因素所制約,難以擺脫價值、意識型態、個人偏好,因此所謂純客觀的研究是不存在的。以下,吾人即進一步說明Thomas S. Kuhn所論述的「典範」,以及典範概念運用在社會科學上與自然科學典範的差異。
- (一)典範的涵義
- 依據T. Kuhn的界定,典範是「一系列信念、價值、科技等等的彙整,而為一既定的社群成員所共享」。因此,任何的智識架構,包括彼此相關的價值、理論、假設等可用以探索知識者,對於T. Kuhn來說就是一種典範。歸納而言,孔恩所提出的典範,包括以下三項重要內涵:
- 典範並不局限於一種理論或學說,而是科學研究者一段時間內所共同接受的一種最高指導原則的科學成就,其中包括定律、學說、應用、實驗工具與方法等。其作用除開創一套特殊的、統一的科學研究傳統外,另方面也為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提供所有必需的及可用的理論工具、實驗方法及研究問題。歷史上以及現代多數科學家,其實都是在某個典範支配下從事「常態科學」的研究,其內容是在於加深、精鍊典範所揭示的啟發性事實,以提高典範關於此一事實的預測力進而闡明典範本身。
- T. Kuhn典範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從動態觀點闡釋科學起源與發展,依T. Kuhn之見,自然科學中常有一種為某一科學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所共同認定的概念及方法論,而處於該社群內科學家即依此典範從事專業性研究。一旦該典範預測力遭到懷疑,少數科學家可能會採取一種迥異於常態科學的態度與方法來試驗,如果所提假設成功地核驗便可以開闢新的典範。即便失敗,也容易擺脫舊有典範以便進行新嘗試,於是在科學社群中即會出現一種百家爭鳴的多元化研究活動,T. Kuhn稱此種研究時期為「非常態科學」(extraordinary science)。經過「非常態科學」的研究活動後,一種新典範可能為該科學社群所共同接受並取代舊典範,T. Kuhn遂將此種科學發展過程稱為「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
- 典範的價值在於,它可以協助我們了解費解的複雜現實。典範界定甚麼是重要值得去研究的,標明重要趨勢、類型與發展歷程。透過典範,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在相關問題以及研究脈絡上,同時點出要如何去詮釋這項智識上研究的結果。進一步來說,由於越加認知到既有典範的侷限性,包括越來越多難以解釋的異例,就使得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產生「典範轉移」,由此產生科學上的「進步」。
- (二)自然與社會科學典範的差異
- 雖然T. Kuhn發展「典範」這個概念,主要是針對自然科學,但之後被其他學者廣泛運用到社會科學中,包括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研究上。然而,T. Kuhn雖然以典範概念闡釋自然科學的發展,但他卻認為典範概念並不適用於社會科學,因為社會科學的發展尚未成熟,仍屬於「前典範時期」(pre-paradigm periods),此時社會科學中只有學派(school)而無典範。這種較嚴謹的觀點,限縮典範概念在社會科學研究上的運用,基於此導致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典範差異的原因,歸納可能有二:
- 自然現象的科學研究有長遠發展歷史,而社會現象的科學化研究相較歷史較短促。在社會科學中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社會現象的研究相當晚近,以政治科學研究為例,至少在廿世紀中期才在部分政治學者的鼓吹下引進科學研究方法與工具,試圖將政治學建構成「政治科學」。但在這科學化的過程中,研究者對於政治科學典範的內涵,究竟包括哪些仍未有一致的共識,這就是T. Kuhn所提出社會科學研究仍處於「前典範時期」的原因。
- T. Kuhn認為,自然科學的進步來自科學革命是新典範取代舊典範,而典範與典範間存在「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le),新舊典範間難以對話。這種斷裂式科學進步,在社會現象研究中甚難發現。以國家研究為例,即使早期希臘雅典時代的城邦、羅馬時代的帝國、中古時期的封建王國,以及近代的民族國家,彼此間有相當的差異性,但仍存在可相互比較的可能,即使在政治科學時期所提出的「政治系統」概念,與傳統國家論間也並非全然不可共量。簡言之,包含人類在內的社會現象,或許不同於非因人類意志轉移的自然現象,這就使得兩者間的研究或將出現不同的差異性。
- 雖然典範提供研究者研究的指引,累積相關科學研究成果,但典範本身也可能造成視野窄化或阻礙智識發展,侷限研究者觀察的視野。這意味著研究者將只「看到」偏好典範所展示的研究方向,使得研究者的觀察限制於某個特定學門脈絡。此外,典範還可能會傾向於在研究者或學者間產生一致性,使得他們無法(或無意願)從目前面向(或流行)的典範中跳脫而出開拓新的研究視野。
- (字數:1,885)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