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盛華仁財經週報 歷期量化寬鬆(QE)的前世今生?(上)(時事短評)
篇名
量化寬鬆(QE)的前世今生?(上)(時事短評)
作者
盛華仁
說明
發佈時間:20210316
【焦點短評】

聽到「量化寬鬆」,大家通常都會想到就是央行「印鈔票」,但是這樣的說法並未完全正確。所謂「量化寬鬆」為一種「非傳統性」貨幣政策,央行透過「大規模資產購買」在公開市場買入債券、證券、房貸等資產,這會使「準備貨幣」大幅增加。當央行從企業手上以大規模資金購入上述資產,實際上就將資金直接挹注給企業,而企業獲得大量資金之後,會將這些資金存入銀行,銀行為了增加利潤或利息收入,通常會將這些來自央行的錢,以貸款方式將錢「傳導」至其他企業及一般民眾,除了增加整體社會的消費能力之外,這些貸款資金亦會投入到股票市場及房地產市場,亦即透過「貨幣乘數」的效果,推動實質的經濟活動大規模增加。

量化寬鬆政策的始祖為日本,2001年日本在利率水準已降至「零」基礎上,進一步採用貨幣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過超過36兆的流動資產,主要是為了因應當時「通貨緊縮」的經濟狀況。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全球股市大跌,財富大量蒸發,使得大量企業與個人破產,最後也因此拖累了銀行及保險公司,亦出現銀行與保險公司破產狀況。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2009年3月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如同上述,大量增加的貨幣湧入市場,購買股票、房地產等各式各樣的資產,資產價值因此開始上升,全球經濟在金融海嘯重挫之後開始復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美國政府並沒有在Fed進行量化寬鬆政策時,同時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亦即政府支出並未同時增加,使得更多人獲得工作來增加收入,因此2009年Fed量化寬鬆政策下,擁有金融資產如股票,以及房地產資產的人,因量化寬鬆之下,因資產價值大幅度上升下,變得更富有;而那些沒有股票、房地產等資產的一般民眾,並沒有因此財富大幅增加,結果造成經濟社會的貧富距離大幅擴大。

【參考資料】

天下雜誌「甚麼是量化寬鬆(QE)?」

延伸學習
關鍵詞
量化寬鬆、準備貨幣、貨幣乘數、通貨緊縮、金融海嘯
刊名
盛華仁財經週報
出版單位
高上公職網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