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張政說經濟 歷期第4期:為什麼遊戲要用虛擬貨幣 – 人們真的沒有貨幣幻覺嗎?,搞懂經濟大小事
篇名
第4期:為什麼遊戲要用虛擬貨幣 – 人們真的沒有貨幣幻覺嗎?,搞懂經濟大小事
作者
張家瑋
說明
發佈時間:20160617

這一期來跟大家聊聊「貨幣」這個人類創造的偉大發明,當然「貨幣」是一項高深的學問與議題,因此在經濟學中才有「貨幣學門」這麼一個專業的領域在,然而今天張政老師只想先說明一個小小的主題叫做「貨幣幻覺」,我們來談談什麼叫「貨幣幻覺」,那人們是否有貨幣幻覺呢?以下就先簡單介紹一下貨幣。

 

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互通有無似乎是本自於天性的行為,「交易」是一個再正常也不過的行為,然後早期人類只能「以物易物」或叫「物物交易」,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拿商品交換,而交易進行前有一件麻煩事,那就是尋找交易對象,如果今天我手上有稻米想換蔬菜,就必須找到一位手上有蔬菜也想換稻米的交易對象,相反的,如果遇到一位手上有蔬菜但卻想換雞肉的人,除非說服他願意接受我手上的稻米,否則只能摸摸鼻子找下一個人,這樣的過程稱為「雙重慾望一致」,所以人類在以貨幣交易前,必須付出極大的交易與搜尋成本。

 

然而貨幣的出現,就大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因為只要大家都願意接受一個東西做為「貨幣」進行交易,那麼就可以消除「雙重慾望一致」的困擾,因為從此我們對商品的需求跟供給就可從此分開,以剛剛的例子來說,手上有稻米想換蔬菜,只要有貨幣,我可以先用貨幣購買蔬菜,等到有人想買我的稻米時,再收取等值的貨幣即可,況且先買菜還是先賣米,順序並不重要,這就是貨幣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交易媒介」!

 

以下我們說明一下教科書上所討論的貨幣四大功能:

  1. 交易媒介 (medium of exchange) :物物交易的時代必須符合「雙重慾望一致」才能進行交易,使交易活動複雜且困難,但以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可簡化交易活動。
  2. 計價單位 (unit of account) :又稱「價值標準」 (standard of value) ,指價值的衡量標準,貨幣的使用,可讓不同財貨的價值,以共同標準來衡量,即為「價格」。
  3. 價值儲存 (store of value) :由於貨幣具有「購買力」,因此儲存貨幣即為儲存價值,使得個人不用當期將所有收入消費完,可將部分價值儲蓄供未來消費。
  4. 遞延給付的工具 (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又稱「債務標準」,任何債權與債務的計算,皆可共同使用貨幣作為標準。

 

但我們今天就先討論前兩項功能「交易媒介」與「計價單位」這件事,那到底什麼東西會成為貨幣呢?早期從獸骨、貝殼、貴金屬到今天的法定貨幣(紙幣)都是,甚至前一陣子流行的「比特幣」也是一種交易的工具,當然關於貨幣的演進過程或許改天我們可以另開一個主題來說。但張政老師想說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交易媒介」,回想小學的時候,一定有一些商品可以成為班上的交易工具,可能是自動鉛筆芯、貼紙或是一些小玩具(例如:我小時候流行一種塑膠片,做成許多卡通人物造型,男孩子們可以拿來戰鬥,好像有人稱為「鬥片」),總之,即使現在的小學生,也一定有一些類似的交易工具,所以創造出貨幣似乎是人類演化中必然會出現的產物。再者,在電影裡中,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俘營,或是以監獄為背景電影,香菸就是裡面的貨幣。

 

至於「計價單位」,應該很容易理解,我們任何東西相對於貨幣,都存在一個價格,商品背後就對應著等值的貨幣,從這裡我們終於要帶出今天的想討論的重點了!所謂的「價格」指的都是「名目的貨幣價格」,而古典經濟理論中,一個重要的假設就是「個人不存在貨幣幻覺」,也就是人們做決策時,在意的是商品的「相對價格」,例如:我所得有 60 元,蘋果一顆 10 元,橘子一顆 5 元,我知道我的所得可以買 6 個蘋果、 12 個橘子且一個蘋果相當於 2 個橘子的價值。這樣的情況並不會因為所得變為 600 元,蘋果一顆 100 元,橘子一顆 50 元而改變,所有的相對價格都沒有改變,所得的購買力也沒有改變,這就是所謂的不存在貨幣幻覺,這樣的假設看起相當合理,但我們想問人們真的沒有貨幣幻覺嗎?

 

當然,這是值得驗證的一個假說,但老師就自己與朋友們的觀察發現,人們對於貨幣的理性,似乎是有侷限的,也就是「無貨幣幻覺性」,並不是完全成立,他只有部分成立,或是只有在「 自己熟悉的貨幣 」才成立。如果各位有出國的經驗,舉例來說日本好了,台幣兌換日幣的匯率大致是 3.30 ,也就是 100 元台幣兌換 330 日幣,出國前,大家應該對於匯率都是熟悉的,購買商品時也總是會拿著計算機將日幣價格換算成台幣價格,但即使如此,大家面對自己不熟悉的貨幣,所建立起的相對價格體系,似乎會較為鬆動,也就是在購買商品時,排除出國血拼的心態外,對於商品價格將變得沒有那麼謹慎,也就是貨幣幻覺其實產生了。

 

我們再把焦點放在線上遊戲或手遊上,為什麼所有的遊戲都要以虛擬貨幣交易呢?為什麼不直接以台幣交易購買寶物或裝備就好,反而要創出什麼珍珠、寶石、鑽石等虛擬的遊戲貨幣呢?張政老師想提出的解釋有兩個:

 

第一,當然將台幣換成虛擬遊戲幣後,一旦儲值,就無法換回台幣,遊戲商可以先獲得收益,也就是這些必定是確定的收益。

 

第二,我們認為有更深層的意義就是,在遊戲貨幣的使用過程中,人們產生了「貨幣幻覺」,在遊戲世界裡的經濟體系,相對於台幣,遊戲貨幣是自己不熟悉的貨幣,對於購買力和相對價格的認知產生了誤差,也就是一個平常可能精打細算的人,一旦進入遊戲世界,消費會變得比較不謹慎,也就是容易出現「不把錢當錢看」的情況。這個因素就容易出現在遊戲中花大錢的行為,造就了一堆「台幣戰士」,使得遊戲廠商荷包滿滿。

 

最後,貨幣仍是一項大議題,而本期談論的只是淺談一個貨幣的現象,由貨幣「交易媒介」和「計價單位」兩項功能,引出「無貨幣幻覺」這個假設,老師想說明的就是,由現實觀察,或許這個假設只有部分成立,特別在遊戲世界裡的使用虛擬貨幣,就容易產生貨幣幻覺。

 

期待下次與大家見面!謝謝大家的閱讀!

延伸學習
關鍵詞
貨幣功能、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
刊名
張政說經濟
出版單位
高上公職網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