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單凱因斯模型中,為了強調有效需求對國民所得的影響,模型就把重心完全放在商品市場的需求面了,透過需求面的說明,來討論市場的均衡產出是否過多或過少。在生產期間定義中,會將生產期間開始之初,且尚未開始生產時稱為事前,生產期間則稱為事中,生產期間結束則為事後。
你可以想像一個小故事,有天你被海浪吵醒,一醒來發現自己怎麼掉落在一個小島上,除了身上的衣服以外,只剩下清澈的海水,裡面很多魚,旁邊有一個廢棄的草屋,整個畫面很美,但你當然很慌,坐在海邊還沒想出發生了什麼事,你就開始思考再來要怎麼辦,所幸海邊的魚很笨,伸手就能夠抓到,所以生活也無虞,所以你現在處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系下,而且沒有政府,如果我們把符號下標p代表事前計畫,r代表事後實現,我們開始分析你這個經濟體怎麼簡單的運作。
因為還沒吃早餐,於是你走到海邊,你心想,來捕個3條魚好了,為什麼是3條?因為你「心裡想」的是,你馬上要吃1條,有2條是下午和晚上吃的,這時候,我們就在「事前計畫」捕3條魚(Y),這將會是你這個經濟體的產出,也就是你的所得,其中1條是馬上消費用的C,另2條是先存下來,給下午和晚上吃的,我們稱為儲蓄S,你對Y = 3進行分配的時候,就把Y直接分配成C + S,這個是你擁有的產出或所得,你愛怎麼分配怎麼分配,完全是照你的意思,所以等式必定是成立的,那你在計劃的時候,把供給面的產出Y分配成C + S,目的就是供應給你原本計劃的現在要進行的消費需求C,以及早上捕了,但是留給下午和晚上準備要消費的魚,我們稱做存貨投資需求I,所以在事前計劃Y = C + S = C + I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你應該可以感覺到Y = C + S都屬於供給面,而C + I則屬於需求面。
捕魚的過程就是事中,沒什麼好討論的地方,就是你在捕魚,也就是生產過程本身,最後你按照計劃真的捕了3隻魚(Y),你得到你的產出,也就是你的所得,但是補完魚之後,你覺得累得突然吃不下早餐了,於是本來馬上要消費的那條魚,你突然不想吃了,對於Y = C + S的分配,你突然有新的想法,3條魚都先不吃,C = 0,S = 3,這也沒問題,你還是把產出分配完畢,但是和本來下午晚上的計劃相比會發現,你本來計劃投資只有Ip=2,但是實際的投資卻變成Ir=3,有1單位未預料到的存貨增加,那是因為你早餐吃不下了,最後,當這一天過完了,你下午跟晚上真的各吃了1條魚,剩下1條魚就只好放著讓它爛了,晚上睡覺前,你「心裡又想」,早知道我就捕2條就好了,所以你開始規劃明天的捕魚計劃。
問題就是從這邊開始的,你在想今天早上捕完魚之後真的吃不下,真正實現的消費Cr = 0,那明天應該也是一樣吧!所以你心裡就在想,把今天的Cr = 明天的Cp,而你下午晚上真的就各吃了1條魚和你原本想的一樣,最後還有剩下1條,這卻是意料外的,但這些都是你今天早上就捕起來放著的,所以今天發生的Ir = 3 = Ip + Δinv = 2 + 1,而明天呢,下午晚上如果各吃1條,那表示預計Ip = 1 + 1 = 2,所以你就看到了Ir > Ip,於是明天實在不需要捕到3條魚那麼多,因為Y = 3 > Cp + Ip = 0 + 2 = 2,明天就只需要捕2條魚就好了,因此明天的產出與所得,會因為今天的需求比較少而變得比今天少,因此在有效需求理論中,需求會創造供給,就是在這個立場下論述的,而這次生產過程的「事後」,就是下次生產過程的「事前」。
所以理論上我們會這樣說,事前會透過對本期需求的預測來進行生產數量決策,則Y=Cp+Ip+Gp,民眾消費決策及政府行為會自己計畫後自己實現,所以Cp=Cr、Gp=Gr,但投資項I,內容包含固定資本形成(機器、設備、廠房等)和存貨變動,「事前」廠商會決定要投資多少機器、設備、廠房,以及存貨要如何變動,可能會想要增加存貨讓下一年銷售,或是減少存貨使得存貨成本下降,但因為廠商無法100%猜到當年度的銷售,「事後」可能發生沒有預料到的存貨變動(Δinv),造成Ip+Δinv=Ir,其中Δinv代表之意涵分述如下:
Δinv>0→未預料的存貨增加→銷售數量不如預期→實際產出>均衡產出→下一期應減產
Δinv<0→未預料的存貨減少→銷售數量超過預期→實際產出<均衡產出→下一期應增產
Δinv=0→無未預料存貨變動→銷售數量等於預期→實際產出=均衡產出→下一期應維持產出
因此將透過本期的事後實現決定下期的事前計畫,再由下期的事後實現,決定下下期的事前計畫,以此達成均衡。
- 面授課程:高普考
- 雲端課程:政治學、兩岸關係
- 考試用書:政治學(概要)、兩岸關係、政治學概要測驗題完全制霸、政治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