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公職時政動態區 歷期 讓新世代公務人員成為後新冠肺炎時代的中流砥柱─備考國考的新思維(時政入試新觀念)
篇名
讓新世代公務人員成為後新冠肺炎時代的中流砥柱─備考國考的新思維(時政入試新觀念)
說明
發佈時間:20200528

奠定現代科層組織重要理論的德國學者韋伯(Max Weber)曾說:「在現代的國家中,真實的政府之所以能使其發生效力,其原因既不在國會的辯論,亦不在君王的敕令 ,而實繫於日常事務中行政事務的推行,而這等事自必操作於公務員之手」

韋伯之所以對後世影響深遠,除了他的理論建構紮實外,還有他精準的洞察力。我們難以否認,民主政治中政府之所以被認統合理合法的存在,是讓公民享受自決的自由,並且藉由官僚系統撐起穩健的運作系統。

不過,當不屬於例行事務範圍內的「異例」,或是危機發生時,官僚組織有辦法因應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從「傳染病防治法」第17條第1項可知,中央主管機關經考量國內、外流行疫情嚴重程度,認有統籌各種資源、設備及整合相關機關(構)人員之必要時,得報請行政院同意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並指定人員擔任指揮官,統一指揮、督導及協調各級政府機關、公營事業、後備軍人組織、民間團體執行防疫工作;必要時,得協調國軍支援。

所以,那個在普羅大眾心中,來自韋伯所描述的印象框架,所描述的既無情、沒有彈性,欠缺應變能力又食古不化的組織,知道自己實乃難以呼應「完能政府」一職,在距離韋伯辭世100年的今日,已經轉型成為「媒合各種資源的組織」。

可以發現,政府組織懂得善用他被全意志(general will)所託付的合法性權威(rational-legal authority),羅織起一道一道從搖籃到墳墓的大網,試圖充分照料把交付稅金以及人力給他的人民。有趣的是,這些「結網的人」是誰呢?

當然是公務人員。

能夠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於今年6月7日解封,迎接後新冠肺炎時代的正常生活,絕非每天例行性開記者會而已。在記者會之後,存有公務人員們辛勤努力的奮鬥結果,也就是「統籌各種資源、設備及整合相關機關(構)人員」的過程。

我們合理的推論,具有專業素養的公務人員,未必能夠成就有能力的政府;但是一旦政府內欠缺有專業素養的公務人員,將無從期待政府有任何能力可言。此外,公務人員更須留心他的任務跟使命。舉例來說,鄰近的日本在戰敗後的二次建國時期,靠著民族性以及未被美國完全剿滅的技術,致力發展基本民生產業後快速地回復元氣。日本從戰敗的廢墟中重新站立雖然不易,不過當時的全球皆是如此,有大破壞才有大建設。要之,能讓日本趁勢搭上經濟發展的列車,又穩定領先,其實是來自戰後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仍非常緊密,在當時,產業的出路不是僅單靠自己挽起袖子打天下,更有賴於政府的規劃協助。

進一步而言,當代的政府面對危機時,需要的是素質優質、態度堅韌,且具備在專業領域有判斷能力的公務人員,只有這樣的文官,方能辨識各種情境的面貌,並且媒合資源解決問題;也就是須有足夠的見識協助「政治任命者」(political appointee),供給形成政策的動能。

有些英雄總是隱身於螢光幕後,面對全新考驗的台灣,正需要全新素養的公務人員,作為承擔未來挑戰的幕後英雄。過去那種依賴退休金維生,鐵飯碗與米蟲的形象,是需要扭轉與改變的!而這有賴於準備投入考試的「新青年」重塑認知,同時政府也不能忽視重新評價公務人員的制度與待遇,作為吸納優秀新血之誘因。唯有如此,將來的行政官員以後才有能力「小心翼翼」的協助台灣夢成真。

對於正在衝刺國家考試路上的學子,雖然還沒正式通過考試任職,也不妨調整一下自身的思維,運用備考時學習來的書本知識,呼應時事情境脈動,一層一層墊高自己的實力與水位,也是在為將來擔任公職暖身。以下建議四點備考應具有的新思維,「三要一不要」,供準公務人員參考:

第一、要有鍛鍊判斷問題的能力
準備國家考試的第一步叫「謀定而後動」,一定要找出遊戲規則。面對國家考試的測驗就如同面對防疫的不穩定情境,雖然難以明確知道會遭受哪樣的考題「襲擊」,但至少能夠弄清楚該蒐集那些材料。考選部網站都有公告各種考試類科的命題大綱,也就是考試出題的取向,鎖定要戰勝的目標是非重要的。如果這些目標對你而言不太熟悉,那就代表將面對毫無所知的領域,這將影響接下來的時間規劃;反之,你在命題大綱上發現有熟悉的詞彙與概念,甚至還學習過相關知識,那需要耗費的備考時間,也可以合理縮短。

第二、要有養成計畫能力與執行力
多久時間可以考上國家考試?這件事情沒有答案。如同前述,畢竟每個人的個別情況不一樣,要耗費的代價也不一樣。坊間亦早有許多時間規劃的書籍可供參考,不過,自我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自己多久內要成功達到目標?如果達不到目標多久要放棄?行政官員必須是要理性的,知曉自身資源應如何配置,絕非一味被感性拖著走。例如,給自己兩年的時間準備,倘若失敗了那就暫時離開這個領域,趕快到業界吸收經驗,有這樣的壓力,才有全力衝刺的態度。而且,備考時間的學習,都是成長的養分絕非無用。
接下來,是執行自己的備考計畫。有些人是全職準備,也些人是邊上班邊準備,兩者的時間規劃就應該截然不同。還有,有些人習慣把時間切成「區間」來使用,例如一個主題複習或練習的時間是2小時,那就必須盤點一下,有多少學習主題要復習,有多少題型要練習,是否能在預定的備考計畫內分配完成。
把抽象的感覺給量化,然後一步一步完成,是相當重要的能力。

第三、要有調適壓力的能力
未來,政府對人才培與以及給與待遇的方式必然將逐漸企業化與績效化,傳統的醬缸式待遇文化一但被績效導向衝破,公務人員便會出現「績效好、待遇佳」跟「績效不好,待遇差」的差別。申言之,扛的住績效壓力的人,才有在公務機關內持續發展,並且獲得高待遇與福利的機會。在現在,準備國家考試時,心理素質的強化也相當重要,學習的歷程中,誠實檢視自己的缺點,勇敢的矯正缺點,面對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藉抗壓性的提升,引領能力的提升。

第四、不要離群索居
過去,經過考試及格的公務人員看似有職為保障,因而吸引太多「只會考試、不會做事」的人擠進窄門。不過,近年來,隨著景氣循環加上考選機關的自覺,考試的命題方式偏向活潑化、重視融會貫通及理解,更期待能與社會現象連結。所以,考量未來的公務人員須能適應環境以及駕馭環境,不但要「入世」,更須促進公民參與與人民直接互動;在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的年代,請善用網路資源,關注時事議題,再以所學練習分析與詮釋現象,將來就是個「不只會考試,還會做事」的公務人員。

新青年公職們!記得諾貝爾文學獎主泰戈爾的詩集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我們不會因為考過一場考試就一生幸福,但經歷過國家考試淬鍊的公務人員,在正確的思維引導下,將具備不斷為自己、或為他人創造幸福的能力。謹以此文,與台灣未來的中流砥柱共勉。

參考資料:

(1)依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在1920年6月14日病逝於慕尼黑。
(2)法國哲儒盧梭(Rousseau)以全意志(general will)來形容公民的意志,包含對國家的期待與政府的社會契約基礎。
(3)延伸閱讀與思考:郭玟婷,2020。〈口罩成金──新冠肺炎之影響〉。月旦醫事法網。取自:http://www.angle.com.tw/ahlr/discovery/post.aspx?ipost=4276
(4)通常指的是隨政治進退的「政務官」,我國中央二級部會的首長如衛生福利部部長即是。

關鍵詞
備考國考、傳染病防治、中央流行疫情、新冠肺炎
刊名
公職時政動態區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