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旁觀者效應是真的嗎?- 心理學X檔案
篇名
旁觀者效應是真的嗎?-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20207

前言
旁觀者效應是指人們在有其他人在場時,較不願意幫忙。在美國曾發生一件令社會大眾震驚的事件(1964),紐約一位女子於深夜在自家門外遭人殺害,整個殺害的過程歷經半個多小時,其中被害人曾大聲呼救,當時至少有38位鄰居聽到她求救的尖叫聲,但未有任何人前來協助,甚至沒有人報警。Darley & Latane (1968)針對這件社會事件進行了研究,想要瞭解為何這些鄰居會袖手旁觀?

Darley & Latane在實驗室中的研究發現,影響人們出手幫助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在場人數」的多寡。他們發現人數越多,個體就越不會馬上出手幫助。在實驗中,人數一比一的情況下有85%的人會立即行動;三人團體中的比例約為62%;而當人數到達六人團體時,有立即行動的比例已下降到31%。

旁觀者效應的因素
  1. 無知:許多緊急事故的開端顯得曖昧不明,使人們在處理兩難情境時,大多採取「延緩行動」的方式,表現出一切正常般的動作,並視環境周遭其他人如何反應再做決定,因而形成了一種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的狀態。
  2. 責任分散:責任分散是指當每一個人都知道有許多其他人在場時,責任的負擔就不再單獨落在自己身上,每一個人都將認為「他人此刻必定會採取某種行動以及其他人會有所介入」。
  3. 社會比較:這是由Festinger提出來的概念。是指個體在缺乏客觀訊息的情況下,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價。由於在這些緊急事件的開端,周遭的他人會在採取行動之前先觀察其他人的反應,並以此與自己將要進行的行為比較,以防出現尷尬的場面。當其他人都不採取行動的時候,就會對個體的行為造成抑制的效果。
  4. 從眾行為:是指追隨大多數人的行為。主要是因為我們會害怕被社會拒絕,以及對社會情境不瞭解的情況下,就會產生從眾。我們之所以從眾是因為我們相信,別人比我們對曖昧情境的解釋來的正確。所以在緊急事件的開端,我們更相信他人對情境的判斷而選擇延後行動。

助人五階段歷程
Darley & Latane (1968)針對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做出一系列的整理,提出助人行為的理論,分析說明不同情境因素可能介入時機:
階段一:覺察
注意到有事情發生,會受時間壓力與分心干擾
階段二:理解
將事件定義是否為緊急事件,會受情境曖昧和多數人無知的干擾
階段三:責任
自覺有義務要幫忙,會受旁觀者效應和責任分散干擾
階段四:判斷
覺得自己是否有能力且知道要如何助人,受缺乏專業能力和相關知識干擾
階段五:行動
你採取行動去助人。但有可能會受到在場其他人的眼光而受影響

旁觀者效應的歷史翻案
旁觀者效應在過去五十多年一直都是經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與理論。但近來有歷史研究者重新研究當年的兇殺案,最後重新為這段過去翻案。許多證據表明其實至少有兩名目擊者報案通知警察。且這名受害者最後是死在趕來救助的朋友兼鄰居的懷中,因重傷而亡。有更多的細節與真相浮出水面:當年的記者並沒有到現場察明真相,只是為了撰寫聳動報導。

旁觀者效應的研究翻案
根據上述翻案歷史,旁觀者效應到底是否真實存在?根據一份2011年的後設分析(又稱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研究(Fischer et al.,2011)。集合了從60年代到2010年所有關於旁觀者效應的研究。結果顯示旁觀者效應是存在的,但在特定條件下該效應會減弱:明確有危險、肇事者在場、只需付出身體上的協助成本(出力就好)。在這種情況下,旁觀者更願意伸出援手提供更多幫助。
另外根據一份前年的研究(Philpot et al., 2020),透過對三個國家(英國、荷蘭、南非)的監控錄影的分析。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90%的公眾衝突或緊急事件中,至少會有一位或數位旁觀者會提供幫助。這遠比過去研究所認為的還要多。

    【延伸考題】
    旁觀者效應
  1. 103普考人事行政第一題
  2. 99普考財經廉政第四題
    從眾
  1. 110普考人事行政第一題
  2. 109地方特考三等財經廉政第五題
  3. 109地方特考四等人事行政第一題
  4. 108地方特考三等財經廉政第二題
  5. 104地方特考三等人事行政第四題
    參考文獻
  •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ies: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8(4):377-383
  • Fischer, P., Krueger, J. I., Greitemeyer, T., Vogrincic, C., Kastenmüller, A., Frey, D., ... & Kainbacher, M. (2011). The bystander-effect: a meta-analytic review on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dangerous and non-dangerous emergenc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7(4), 517.
  • Philpot, R., Liebst, L. S., Levine, M., Bernasco, W., & Lindegaard, M. R. (2020). Would I be helped? Cross-national CCTV footage shows that intervention is the norm in public conflic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75(1), 66.
延伸學習
關鍵詞
旁觀者效應、從眾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