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名
2025年德國以新選制進行大選,鮮時事評析
作者
蘇世岳
說明
發佈時間:20250225
2025年2月德國提前改選結果出爐!一如選前民調預測,包括導致聯合內閣(俗稱交通燈聯盟)瓦解的自由民主黨(FDP,代表色為黃色),以及原執政聯盟中出任總理之職的社會民主黨(SDP,代表色為紅色)和九十聯盟/綠黨(簡稱綠黨,代表色為綠色)的得票率都雙雙滑落,而被定位為右翼民粹政黨的另類選擇黨(AfD)包括得票率和席次數都大幅成長受到國際媒體高度關注,但其實光譜另一個極端的左翼黨(The Left)選前不被看好,但最終一舉拿下超逾8%的得票率也令人訝異!
這場選舉是德國2023年選制改革後的首場大選,以下五個重點可以關注:- 議席總數限縮為630席。德國採行聯立制是一種混合制,選舉結果經常出現超額席次,原法定總席次數為598席,但2021年大選最終總席數卻高達736席,超額138席,成為西方民主國家中議席數最多的國會,但選制改革後限定總數為630席不變,亦即取消超額席次。
- 新選制下原299個單一席次選區維持不變。因而2025年僅有五個政黨得以奪下單一選區席次,包括基民黨/基社黨合組的聯盟黨(190席)、AfD(46席)、SDP(45席)、綠黨(12席)和左翼黨(6席),顯見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對於有效政黨數目的壓抑效果。
- 新選制維持5%的選舉門檻。未達門檻的政黨無緣進入國會,因此2025年的新國會將存在五大政黨,包括聯盟黨(政黨得票率28.5%,以下同)、AfD(20.8%)、SDP(16.4%)、綠黨(11.6%)和左翼黨(8.8%)。此外,包括原執政聯盟的自民黨(4.3%)和從左翼黨分裂而出極左的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4.9%)即使分別拿下210餘萬和246萬餘的第二次票(政黨票)依然無法在國會有代表形成極大扭曲效果。
- 維持少數民族政黨的國會代表權。新選制刪除區域單一選區三席以上可分配政黨席次的規定,但遭到小黨反對申請釋憲,聯邦憲法法院於2024年7月做出裁決,進一步修訂保留少數民族政黨的門檻(5%)豁免,因此以丹麥人等少數民族為主體的南什列斯威選民協會(South Schleswig Voters’ Association)雖然在第二次票只拿下0.15%,但仍拿下五大黨外唯一的ㄧ席。
- 由於總席次限制不動,政黨倘若未跨過門檻則區域勝選的席次將被取消。這就造成原本299席的單一席次選區,最終只產生276位當選人,其餘354席則由政黨名單選出,但可能造成這些單一席次選區沒有區域議員的窘境!
相關考題:96年調特三等、105年原民四等、106年退轉三等
搭配教材章節:蘇世岳編《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24年,第9章。
延伸學習
- 面授課程:高普考
- 雲端課程:政治學、兩岸關係
- 考試用書:政治學(概要)、兩岸關係、政治學概要測驗題完全制霸、政治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
關鍵詞
德國國會、聯立制、附帶席位制、超額當選、補償性席次
刊名
政治公行好初錫
該期刊-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