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
再探台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式的應用(1995-2010),政治學動態
作者
蘇世岳
說明
發佈時間:20191224
【主旨】
本文回顧年齡、時期與出生世代( Age-Period-Cohort ,簡稱為 APC )相關的台灣世代政治文獻,發現存在數據資訊不足、測量不一致與多重共線性等種種問題,作者因而引進 「 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 cross-classified random effects model ,簡稱為 CCREM ) 嘗試改善這些缺陷。
依據該文的研究,藉由 1995–2010 年台灣社會變遷調查數據分析國家認同與民主價值,發現 「 時期效果 」 最強:民眾台灣認同加強、對統一支持下降、自由民主信念深化;年齡政治效果相對有限,世代政治效果顯著但複雜,這與各政治世代的歷史經驗及集體記憶有關。
【概念導引】
- 108 年地方特考三等考試政治學,出了一題 「 世代政治 」 的考題,這是繼 103 年身障四等之後,命題委員再一次以政治學習效果模型出題。依據我們的分析,在未來兩三年的國考中,包括原民特考、調查國安局考試,甚至高普考的考生都要特別注意,相關考題出題機率增加中。
- 本文是一篇實證性的文章,主要以政治學習效果模型為基礎概念,引進新的分析模型,檢視台灣世代政治是否發生變化。考生閱讀時,應該配合課本第十章 「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 」 閱讀,才能正確掌握,並活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
- 本文雖然是一篇量化的研究,但作者有鑑於量化的限制,仍建議必須再透過質性研究加以補充,這值得準備研究所考試的考生注意,特別是近幾年入學考試中,質性和量化研究之爭議,仍舊是出題委員關注的焦點。
【關鍵重點】
- 長期以來,世代政治領域面對嚴重的方法問題,亦即年齡( age )、 世代( cohort )與時期( period )三類自變量混淆的困擾。
- 本文採用最近由人口學者所發展出來的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 ( cross-classified random effects model, CCREM )進行統計分析,分離年齡、時期與世代對統獨立場、身分認同、支持威權主義與言論自由的影響。
- 結果發現,在年齡政治方面,雖然大致上年長者台灣認同越弱、較反對台灣獨立、也較支持威權主義與言論管制,年輕人則相反,但是各年齡群體之間並未呈現清楚的線性或曲線形變化,其統計差異也不算太顯著。
- 在世代政治方面,統計結果呈現明顯的「政治世代」效應,其中政權交替與白色恐怖世代( 1935 ~ 1945 )、政黨輪替與網路傳播世代( 1975 ~)的台灣認同與支持台獨傾向較強;經濟起飛與威權統治世代( 1946 ~ 1960 )、民主轉型與學運衝擊世代( 1961 ~ 1975 )的民主價值較強。
- 在時期效果方面, 民眾台灣認同逐漸提昇,更不贊成兩岸統一,對威權主義與言論管制的支持程度減弱。
- 整體來看,時期的影響力超過了年齡與世代。但年齡與世代差異相當複雜細緻,無法以線性趨勢來過度簡化,這顯示台灣世代政治的研究,應該從歷史或質化研究中獲得啟發,注意歷史經驗或社會變遷所造成的「政治世代」現象。
【參考資料】
- 蘇世岳,《政治學 ( 概要 ) 》,台北:高點, 2018 年,第十章 「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
- 林宗弘 「 再探台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式的應用 (1995-2010)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 27 卷第 2 期, 2015 年 6 月,頁 395-436 。
延伸學習
- 面授課程:高普考
- 雲端課程:政治學、兩岸關係
- 考試用書:政治學(概要)、兩岸關係、政治學概要測驗題完全制霸、政治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
關鍵詞
政治社會化、政治學習效果模型、世代政治、世代模型
刊名
政治公行好初錫
該期刊-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