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公職時政動態區 歷期 臺式民粹主義(時政入試新觀念)
篇名
臺式民粹主義(時政入試新觀念)
作者
方彥鈞
說明
發佈時間:20250502

只要在我國談論民粹主義,該詞多指向負面意涵,它指稱政治人物透過人民的支持,試圖破壞憲政體制以維護自身的政治利益。深究民粹主義於國內開始出現文獻的年代,約莫於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初,適逢我國甫民主化且政治動盪的年代,例如黃光國、王振寰、錢永祥、周陽山與江宜樺等學者皆有相關研究。江宜樺(2001:轉引自黃昱珽、蔡瑞明,2015:87)直接指出我國的民粹主義潛伏在自由民主的脈絡下,藉由選舉制度與自由憲政之保障,以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與集體主義的形式呈現,威脅我國未來的發展。王振寰與錢永祥(1995:26)擔心我國未來將發展為民粹威權主義。

以民主化後的臺灣為討論起點,則起始的時間點必然訂於1996年我國首次總統直選,因總統選舉改制為全民直選,總統無疑必須用盡全力討好選民以獲得更多的選票。從我國以往對民粹主義討論的文獻觀之,多集中在總統候選人,尤其是李登輝與陳水扁。王振寰與錢永祥(1995)所評判的對象即李登輝,他們說明李登輝是透過國家機器操作由上而下的民粹威權主義。但事實上這種見解有所偏誤,其所指「由上而下」的群眾動員,是臺灣政治的一個重要組成,李登輝確實是1990年代臺灣的民粹領袖,並起始「臺式民粹主義」(黃昱珽、蔡瑞明,2015:21)。接下來的繼任者為陳水扁,由於他具有豐富的選舉經驗,又曾任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在1994年臺北市長競選辯論會上,以犀利言詞與穩健的臺風使另外兩位候選人相形見拙。因此,陳水扁亦被認為與李登輝相同,以民粹主義作為選舉訴求。張佑宗(2009)透過對選民的研究確認臺灣民粹式民主的基礎,認為臺灣的政治人物係透過民粹主義在選舉中建立領袖魅力,屬於選舉形態的民粹主義。該研究中,除了教育程度高者偏好民粹式民主外,其餘省籍、性別、年齡、統獨立場與民粹式民主間並無顯著關係。

陳水扁之後的兩位總統,馬英九與蔡英文皆公認非屬民粹領導,後續於2014年崛起的柯文哲與2018年的韓國瑜,則都被視為民粹主義者。但柯文哲相當菁英主義,恐不符合民粹主義之定義(胡正光、江素慧,2020:2)。韓國瑜則被Batto(2019)認為徹頭徹尾是民粹主義者。胡正光與江素慧(2020)則以韓國瑜短期內崛起到跌落神壇的過程分析臺灣民粹主義的發展:要肯認韓國瑜完全符合民粹主義之定義有所困難,因為他的反菁英只存在於藍綠對決的架構中,且沒有明顯指稱「菁英的貪腐」,反而,韓粉更喜歡強調庶民與權貴的區別,比韓國瑜本人更加接近民粹主義,而韓國瑜的失敗並不代表臺灣民粹的失敗與消退。陳若蘭(2019:16-17)更直接指出韓國瑜的反菁英特質不僅顯示在對於民進黨現任者的批評,更擴及國民黨內高層人物,而韓國瑜直白的庶民風格言詞即「反智」與「反菁英」之特質。

臺式民粹主義的選民具備什麼樣的特質?王子謙與張佑宗(2020)以2014年與2020年選舉資料分析,發現選民具有民粹態度者是受到當前與未來經濟狀況悲觀的認知與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影響有關,與個人社經地位、教育程度、民族主義、職業及全球化並無顯著相關性。劉嘉薇(2022)以大數據的方式研究網路上民眾的政治用語,時間橫跨自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的三個月到2021年公投結果公告日,研究結果以「攻擊菁英」的聲量為最高。該研究較為特別者係將蔡英文與韓國瑜皆列為民粹主義的案例,作者解釋到,韓國瑜是非典型政治人物,係「庶民」對抗建制菁英;而蔡英文是建制階層的菁英,但她所對抗的對象是中國強權。

    參考資料:
  1. Heywood, Andrew(2020)。政治學(盛盈仙等譯;二版)。雙葉。(原著出版於2019)
    ───(2023)。政治的意識形態(陳思賢譯;三版)。五南。(原著出版於2021)
  2. Batto, Nathan. (2019). Populism and Han Kuo-yu. https://frozengarlic.wordpress.com/2019/12/27/populism-and-han-kuo-yu/. 2020.3.4.
  3. 王子謙、張佑宗(2022)。台灣民粹主義之謎:辨認誰是台灣民粹主義支持者。台灣政治學刊,26(2),235-286。
  4.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55。
  5. 黃昱珽、蔡瑞明(2015)。晚近臺灣民粹主義的發展:「人民」與「他者」得想像形成。思與言,53(3),127-163。
  6. 胡正光、江素慧(2020)。民粹主義在台灣-韓國瑜及其支持者。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6(3),155-183。
  7. 張佑宗(2009)。搜尋台灣民粹式民主的群眾基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5),85-113。
  8. 陳若蘭主持(2019)。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的非典型浪潮研究(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報告MOST 108-2410-H-110-045-SSS)。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
  9. 劉嘉薇(2022)。民粹主義在臺灣?網路大數據分析。台灣政治學刊,26(2),65-126。

    相關試題:
  1. 105調查局特考三等政治學第三題
  2. 111地方特考四等政治學概要第一題
關鍵詞
臺式民粹主義、民粹威權主義
刊名
公職時政動態區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