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考試院的臉書(facebook)正式開張,長期處在「冷衙門」的定位,使得臉書的經營成長一直有限。不過就在最近,考試院的小編絞盡腦汁向網民描繪「入闈」這個源遠流長的考試制度環節後,瞬間爆紅起來,短短三天吸引超過8,000讚,還有2,000次以上的分享。突然,入圍在社群網站上的討論度被提高了,考試院粉絲團的「觸及率」與「追蹤人數」自然隨之提升。
毫無疑問,這是近年來「公部門經營自媒體」的政策行銷教材之一;不過,政府機關內究竟誰是小編?
答案是,小編可能在你身邊。
※小編是誰不重要,小編做甚麼才重要
在行政機關內,誰是小編其實不重要,而是機關會選擇用那些方式運用人力,達到經營社群媒體的效益,才是奧妙之處。實際上,可以蓋分成幾個類別;
第一、現職公務人員挽起袖子來做
在機關內部人力跟工作指派需求許可的空間下,若又有同仁具備美編與觀察社會脈動的能力,自然會擔綱機關小編的位子,這也是最節省人力與預算的做法。可是,通過國家考試的一般公務人員多數不具備這類特定能力,只能篩選有「小編特質」以及「有潛力」的同仁慢慢培養,是短多長空的作法。
第二、聘用或約僱契約人力專責辦理
無論是採用行政契約或是勞動契約,在機關經費許可的範圍,進用具有影片拍攝剪輯、圖文設計或是網頁管理等專長的人員辦理。但是這類人員如果是以行政契約進用,在目前權利義務規範尚不完備的管理制度之下,容易引發「同工不同酬」或是「壓榨勞動力」的疑慮。
第三、以採購的方式請媒體行銷公司協助
如果機關有充足的預算,在「合乎專業人才市場行情」的考量下,會採取這個策略。不過,政府組織具有非營利特性,不同於與民間企業之獲利導向,加上政策行銷與說服並不只是「賣產品」而已,使得對外溝通時很難精準評估受眾對象。而且,政府委外廠商若是不能體會政府任務,宣傳的結果常會「有形無體」,甚至有曲解公共服務的可能。
第四、進用政治顧問執行議題調控
畢竟,政策行銷與政務首長的理念需要一貫;協助勝選的政治幕僚大多具備社群媒體的經營思維。與其耗費更多時間與人力去想哏、蒐集素材,不如直接交由「機要人員」來做議題調控。當然,我國政府組織的文化長期封閉,對於機要人員的進用制度充滿誤解,時常將「政治進用」視為「貪腐」或「酬庸」,使得這類的人力運用方式難以公開;而且,機要任員也有員額和資格條件的限制,讓政治幕僚身兼多職,也是種人力耗損。
※健康面對文官政治化(politicization of civil service)的未來
二次大戰過後,無論是歐美國家和新興獨立國家(過去是殖民地),從1960年代以來開始出現三種「文官政治化」的面貌,而這與美國1883年潘德頓法(Pendleton Civil Service Reform Act)的文官去政治化(unpoliticisation)機制不同:
第一種面貌,是內部參與政策時的政治化傾向,這是因為太多政務首長是門外漢,所以提供決策方向的還是公務人員,尤其是高階的資深文官將掌握更多政治決策的實權。
第二面貌,是政府職務配置、選用的政治化,由於受到外部政治力量影響,使人員任用與配置需有「回應性」(responsiveness),這當然也包括公務人員團體要跟政府雇主平等的「集體協商」(Collective bargaining)的制度設計。
第三種面貌,是文官自己作為選民與公民,當然會參與政治,也懂得運用政治輿論發揮的影響力,畢竟公務人員也是一種政治力量。
小編為什麼會出現?政府為什麼需要更多形形色色的人才與工作?這與上述三種文官政治化的面貌都是密不可分的。而未來的新世代公務人員,也必須要理解政治環境的「應然」與「實然」為何,才能找到公共服務工作的衡平。
相關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