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公務員」,你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喝茶看報(現在應該是逛網路)?聊天打屁?朝九晚五?穩定無趣?如果你曾經到過戶政事務所或區公所洽辦業務,看到那些第一線服務人員,甚至連中午休息時間也在輪班,你是否在心中會感謝他們的辛勞?又像最近每天都上電視的阿中部長以及一字排開的官員們,他們日以繼夜投身防疫工作,守護我們的家園,這與你對傳統公務員的印象是否又是大相逕庭?
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的統計,截至108年底,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公教人員共有17萬餘人,地方政府公教人員則有38餘萬,這相加近56萬人的組織體,負責了整個國家的運轉,這些還不包括國公營事業機構如台糖、中油、臺鐵等;換言之,「公部門」或「公務員」的概念,其實都只是個統稱,為了讓大家更準確的瞭解各類公部門或公務員的業務性質或是職涯路徑,本文試著從以下幾個角度,相信可增加大家對公部門或公務員的認識:
一、政策重點: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民主的發展,人民對於政府的要求越來越多,媒體的監督也如影隨形,故施政的良莠將直接影響到執政者是否能繼續連任,因此無論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大家都在拼所謂的「有感施政」,只要當前的政策重點由哪個部會負責,那段期間所有人員無不「夙夜匪懈」,如當前的防疫工作和紓困金發給,衛福部所有同仁幾乎都沒日沒夜的加班趕工。
二、機關層級:機關層級的大小,是影響公務員工作負擔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部會級」,也就是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所稱的「二級機關」,如內政部、外交部、農委會、衛生福利部…等,其業務會比較繁重;而三、四級機關,相對二級機關而言,業務負擔則較小;但如部分三級機關是具有政策規劃功能的,例如衛福部疾管署、農委會林務局、交通部觀光局…等,業務量也有可能比較小的部會來得繁重。
三、職務性質:依據考試院109年1月16日修訂施行的職組暨職系名稱一覽表,目前公務員共有57個職系,也就是有57種不同的「專業」,例如人事行政、社會工作、司法行政、土木工程、醫學工程…等,每種不同的專業,要辦理的業務性質和工作內容自然也都不同,
四、機關屬性:不同職系間的工作內容雖有所差異,但同一職系也有可能因為分配到不同的機關,因著機關的性質差異,業務繁忙程度也不一而足。例如同為地政職系,因為地政事務所是第一線為民服務機關,分發到該機關的人員,假日就必須輪班服務民眾;但如果分發到內政部或地方政府的地政局,假日雖然可能不用值班,但其職掌是仔細思考規劃政策面向,兩者勞心勞力程度也不一樣。
五、能力強弱:不論是公、私部門,能力強、態度好的人,總是容易被你的長官賞識,所謂「能者多勞」,單位內自然而然也容易把比較困難或複雜的工作交付給表現好又積極的人;公部門並不是一律都吃大鍋飯,都不看績效表現的,願意做事、肯付出的人,絕對會有自己的一片天。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公部門的態樣相當多種,雖無法一概論之,哪個機關好,哪個業務差,但整體而言,透過上面5種角度的分析,應可讓大家一窺公部門的真貌。如果大家有心想投身公職,筆者認為現在是很不錯的時機,而且年輕人還是具有絕對的優勢喔!為什麼呢?
首先,是年齡優勢及缺額狀況。依據考選部提供統計數據,以108年高考為例,平均錄取年齡為28.47歲,且72.1%的錄取人員為21歲至30歲;再看近10年高考三級各類科的缺額狀況及報考人數,101年及102年到考人數最多,約4萬5千餘人,之後逐年下降,108年已下降至2萬8千餘人,但每年的缺額數卻仍維持在3千至3千2百左右,故錄取率年年攀升。由此可知,目前報考人數銳減的當下,以大學、研究所在校階段,或剛出社會3年內來準備公職,上榜比例最高。
其次,如同前面所說,公部門的業務負擔與工作職責程度日趨繁重,且必須快速的回應民眾、立法部門或是媒體,需要活動力和思辨力都正值顛峰時期的年輕人一起打拼,尤其面臨網路世代的興起,各機關也都開始經營臉書、IG、Line群組,這些工作只有年輕人才能完成;而相對的,機關也會賦予更多的權力讓有心有能力的新進同仁處理,都是非常好的表現機會。
再者,目前20多歲年輕人所受的教育深受民主化之影響,強調「權利、義務、尊重、包容」,這樣的思維實際上讓許多的年輕人開始更關注社會議題,針對應該「撥亂反正」的缺失加以針砭;公部門非常需要這樣的年輕人進入職場,從外面的評論者,網路上的鄉民,一步步的實踐自己的理想和願景。
公務員既被稱為「公僕」,其天職就是服務民眾,也就是要在每一次與民眾的互動或是日常業務的推動中,去體現民眾的最大利益,而箇中的關鍵,就在於所願意付出的心力有多少。現在是一個加入公職的好時機,你要來試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