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分發進入機關中後,你還不能算是一個正式的公務員哦!國家對於公務人員的「考試及格」的資格認定,除了筆試及格,也就是我們一般認知的上榜外,還必須通過錄取訓練,才能正式算成為公務員。那麼到底什麼是錄取訓練呢?在這個階段中,青年人又該注意特別什麼事情,才能順利通過呢?
一、錄取人員訓練內涵
依據考試法以及公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訓練辦法的規定,公務人員各等級考試錄取者,必須經分配參加訓練,訓練期滿成績及格者,才算是真正的「考試及格」。而該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實公務人員高等、普通、初等考試及各項特種考試錄取人員應具備之基本觀念、品德操守、服務態度、行政程序及技術暨有關工作所需知能而施予之訓練,一般而言包括「基礎訓練」和「實務訓練」兩部分,期間為4個月,特殊類科或情形最多可至1年。
(一)基礎訓練
時間為1個月,由國家文官學院辦理,授課主題包括「公務知能與行政技術」、「文官倫理與價值」、「義務責任與權利」、「當前國家重要政策」、「多面向管理與優質服務」等,期盼建立初任公務人員的正確意識與知能。而這一個月的基礎訓練,均為集中實施,不同類科的上榜同學相聚一堂,會奠定彼此深厚的同袍情誼,也有人戲稱,這是「戀愛集訓班」,一個月後出現班對的情況也所在多有啊~
(二)實務訓練
時間為3個月,由各機關自行辦理,通常是就錄取人員工作上所需知能、服務態度等加以訓練,就是一種「從做中學」的概念,沒有一定的課程內容,端看職務需要以及機關慣例而定。
二、針對青年人的提醒
自從考試院近年開始實施不佔缺訓練以來,對於訓練內涵的強化及淘汰要求也逐步提高,就是為了杜絕以往「考上就拿到鐵飯碗」的思維,希望錄取人員在訓練階段也能夠全力以赴。因此,針對青年學子,筆者也從一些過往經驗的觀察,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希望有助大家順利通過訓練:
(一)注重小組討論與合作
基礎訓練中,主要仍以「背誦」和「記憶」為主,這對於剛通過考試的大家而言不會是太大問題;但除此以外,還有一項小組專題報告,這就著實考驗彼此間合作與團隊運作的默契了。從報告題目的選擇、資料蒐集的分工、簡報預備與報告等,都需要整組一起同心協力完成;依據筆者過往的經驗,如果只是單純的「分工」,卻沒有在最後上台報告時顯現出全組的「合作」,最終分數通常不高。
(二)善用輔導員機制,積極發問
實務訓練時,每一位考試錄取人員都會配置一位輔導員,通常是該單位中的資深同仁,這時候應該把握這段「不怕犯錯」的機會,積極向輔導員在業務上、生活上、人際相處上請益;當然,輔導員本身也有自己的業務要辦理,不可能成為你的保母,但對於積極好問的新進同仁,多半會給予正面的肯定與回應;千萬不要有「恃才傲物」的心態,不但會影響實務訓練成績,更可能在該階段就被冠上了一個「自以為是」的印象。
(三)觀察機關文化與長官特質
台語俗諺:「囝仔人,有耳無嘴」。青年人在機關中,就是囝仔人,而實務訓練的階段,正是一個很好默默觀察機關生態與長官特質的機會,透過這樣的觀察,再搭配與輔導員的對談,或多或少可以瞭解機關的文化與運作模式。切記,每個機關都有其自己的發展歷程與文化,不要躁進覺得自己的年青身分就代表「改革」,總把機關的文化和特質視為一種「陳舊與積習」,建議可以多聽,多看,多觀察,進而發揮年青人的創意與理想性,一步步的融入並且為機關帶來活力。
錄取訓練階段所代表的意義,不只是拿到考試及格證書的過程,更是自己和機關的「第一次接觸」,這個階段表現良好的人員,日後往往也能成為被單位內重用的人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