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隱形的創傷─認識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二) - 心理學X檔案
篇名
隱形的創傷─認識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二) -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50825

一、治療方式:漫長且分階段的復原之路

治療C-PTSD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與治療單純的PTSD有顯著不同。由於患者存在嚴重的自我組織失調,直接處理創傷記憶可能會導致症狀惡化或治療中斷。因此,多數臨床醫師都遵循一種「分階段治療模式」,通常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1. 第一階段:穩定與安全(Safety and Stabilization) 這是治療的基石,重點是建立一個穩定的治療關係,並幫助患者學會自我管理與情緒調節。
    在這個階段,治療師會教導患者情緒辨識、應對策略、建立安全感、改善睡眠與飲食等基本生活技能。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
    (1)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核心是教授情緒調節、人際效能、痛苦耐受與正念技巧,對於改善情緒失調非常有效。
    (2)技能訓練與心理教育: 幫助患者理解C-PTSD的本質,並學習實用的應對技巧。
  2. 第二階段:創傷處理(Trauma Processing) 在患者情緒穩定、具備足夠應對能力後,才能安全地進入創傷記憶的處理階段。此階段旨在幫助患者直面、處理並整合創傷記憶,使其不再具有壓倒性的破壞力。常用的方法包括:
    (1)眼動減敏與再處理療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透過引導性的眼球運動或其他雙側刺激,來處理創傷記憶,使其從大腦中重新整合與釋放。
    (2)創傷焦點認知行為療法(Trauma-Focu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TF-CBT): 透過認知重構與暴露療法,幫助患者挑戰與創傷相關的負面思想,並逐漸面對恐懼情境。
    (3)內在家庭系統療法(Internal Family Systems, IFS): 這是一種較新的治療模式,將個體內在的各個面向(或稱「部分」)視為一個家庭系統。治療師會引導患者與受傷的「流亡部分」和保護性的「消防員、管理者部分」進行溝通,最終由核心的「自我」(Self)來領導,達到內在和諧與療癒。
  3. 第三階段:整合與復原(Integ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在創傷記憶處理完成後,治療的重點轉向幫助患者重新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發展正向的自我認同,並重建生命的意義與目標。這階段旨在將患者從「倖存者」轉變為「生活者」,重新擁抱人生。
    除了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也常被用來緩解特定症狀,例如抗憂鬱劑(SSRIs、SNRIs)可用於改善情緒低落與焦慮,但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被核准專門用於C-PTSD的治療,它們主要扮演症狀管理的輔助角色。

二、治療的挑戰與長期展望

治療C-PTSD充滿挑戰。首先,患者經常難以建立信任,導致治療中斷率(通常高達16%至21%)較高。其次,由於創傷的多重性,治療過程可能比PTSD更長。

此外,由於C-PTSD在ICD-11中才剛被正式確立,針對其長期治療效果的系統性研究仍然有限。臨床觀察顯示,C-PTSD通常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甚至終生調適的疾病,其改善是漸進而非立竿見影的。患者需要持續的心理支持和自我照護,以應對症狀的波動。

儘管挑戰重重,研究和臨床實踐表明,接受分階段、多模式的心理治療可以顯著改善C-PTSD的症狀。這些治療能幫助個體從混亂的內在世界中脫離,重建與自我和他人的健康連結,最終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三、走出陰影:社會的理解與支持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C-PTSD在普通人群中的盛行率約為1%至8%,但在精神科門診中,其診斷率可能高達50%。這意味著許多被診斷為其他疾病(如邊緣型人格障礙、憂鬱症或焦慮症)的患者,其核心困境可能是未被識別的C-PTSD。

提高對C-PTSD的社會認知至關重要。社會大眾的無知與偏見,可能導致患者面臨污名化、自我責備和孤立。理解C-PTSD是源於長期人際創傷所導致的心理失調,而非個人性格缺陷或弱點,是走向復原的第一步。

最終,對於這些受害者而言,需要的不是簡單的「走出來」或「放下」,而是來自專業人士、家人與社會的耐心、同理與持續支持。只有當他們感到足夠安全、足夠被理解時,那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創傷,才有機會被溫柔地看見與療癒。

延伸學習
關鍵詞
C-PTSD、治療C-PTSD、創傷記憶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詢問課程內容:

姓名: 手機: Email: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 (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