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寫論正單元
- 題目
- 因地制宜是地方政府設計與運作的要素,請申論我國地方政府應如何配合地域差異和環境特質,以發展出適當的治理策略?
(104年薦升簡)
- 解析
-
薦升簡通常不僅有理論,更具有實務性,因此需要有針對問題擬定解決方案的能力,也是拿來練習思考最好的題型。本題已給予地方政府遭遇的困境為「地域差異」,因而考生必須先確定解決該問題的「策略」為何,再依據策略擬定「方案」。吾人建議使用「治理」的模式解決,至於要用何種治理並非重點,要能擬定出能確實解決困境的方案為佳。
- 難度
- ★★★☆☆
- 相關試題
-
- 臺灣河川污染的整治常常需要跨縣市的合作處理,否則會衍生許多問題,例如若上游縣市比較不重視污染防治,則下游縣市就可能需要忍受較差的生活品質或是需要花費較多成本來處理污染,請問:
(1)針對上述臺灣河川污染整治的情況,列出三個可能會對跨域(跨縣市)合作或治理產生阻礙的因素,並說明之。(15 分)
(2)針對上一小題,也就是所列舉的可能阻礙因素,提出兩個可以排除這些阻礙的具體作法,或是可以促進跨域(跨縣市)治理的方式,並說明之。(10 分)(110高3) - 何謂跨域治理?如何用跨域治理角度去推動地方創生政策?(111原3)
- 臺灣河川污染的整治常常需要跨縣市的合作處理,否則會衍生許多問題,例如若上游縣市比較不重視污染防治,則下游縣市就可能需要忍受較差的生活品質或是需要花費較多成本來處理污染,請問:
- 考點命中
- 方彥鈞(2023)。地方政府與政治正課:第1回講義。高點。121-125頁。
- 正解
-
- 破題:確定因應地方政府困境而解決的治理策略為何
- 主體:敘述治理策略與解決方案
- 結語:不用寫
- 參考詳解
- 地方政府因環境的不同導致資源的不同而具有高度的異質性,但是他們遭遇的公共問題不僅增加,且具有多元性,更常出現的是「具有跨域性質」的問題。因此,地方政府為了弭平高度異質性並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吾人建議應以「跨域治理」的策略設計各種解決方案,茲說明如次:
- (一)跨域治理的意涵
- 跨域治理是針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政府機關、自治團體或行政區,為共同處理彼此因業務、功能和疆界相接及重疊而逐漸產生的灰色地帶。當社會發生跨域問題,需藉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社區、學校、公益團體及公民的整合,透過協力合作、社區參與、公私合夥或行政契約等跨部門合作方式,以解決難以處理的跨域問題。
- 基於上述定義,跨域治理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1)治理方式多元,包含跨轄區、跨部門、跨政策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
(2)法制化程度不一,可採取多元的合作方式。
(3)是高度政治性的課題,因而須密集的協商與談判。
(4)須以民意為基礎,廣納民意,凝聚共識。
(5)盡量引進第二和第三部門,擴大治理的參與者。
- (二)地方政府的跨域治理策略
- 透過議題網絡整合行動者:
地方政府雖明白自身與其他地方政府有資源及環境上的差異,但要貿然合作仍需一個良好的理由。最好的方式即透過「議題」(issue),例如跨域性的共同問題或是區域性的發展目標需要協力合作,以此為基礎將可能的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整合入議題網絡之中,形成協力的基礎建制。 - 納入民間的力量:
當今治理的概念特別強調來自公民社會的力量共同解決公共問題,因此地方政府的議題網絡不僅包含公部門,亦須包含第二部門與第三部門,如企業、非營利組織或社區等。使公私部門間能因議題和共同的願景進行協力合作。 - 利用地方制度法中的跨域合作建制:
地方政府間的合作仍屬於政府行政行為,因此需有法制基礎最為規範。地方制度法第24條之1規定了地方政府的跨域合作可採取區域合作組織、訂定協議、行政契約或其他合作方式。雖然該條規範對於跨域合作方式並未詳盡,至少提供了基礎的方式予以地方政府遵循。 - 使合作機制常態化:
地方政府間的合作時常有人亡政息的情況,當地方行政首長更換,彼此間的合作也就跟著結束。因此,前述依據議題跨域合作的方式,應予以常態化的機制,即便議題已經解決,仍可透過合作機制解決其他發生的議題。藉由跨域合作機制不斷的重複執行,彼此間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能增加,藉以解決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的困境。
- 透過議題網絡整合行動者:
- (字數:968)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