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
- 何謂民意?何謂民意調查?我們透過民意調查如何知道不同的團體與民意之間的關係為何?
(111調特三等)
- 解析
-
本題是考古題與新出題的結合。有關民意的界定,近來包括103年身障三等、104年升等、104年高考三級和108年退轉三等都出過,但在調特考試中僅在97年調特三等出過;民意調查的界定則在95年身障三等和102年原民四等出過,因此這兩個子題對於考生來說難度不高。關鍵在於第三子題,由於民意調查的受訪者是「個人」,而個別意見的加總不一定反映「團體」的看法,因此單純希冀藉由民調來探知「團體的民意」顯然並不容易,目前學界提出的解決方法之一即是結合「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這也是我們在講述政治學發展時所提的,在後行為主義政治學時期的研究方法相當多元,不再獨尊量化,甚至朝向「量質並重」的發展。整體而言,前兩個子題掌握清楚拿下基本分15分是有可能的,但要拿到超逾20分,就必須在第三子題多加著墨。
- 難度
- ★★★★☆
- 誤區
-
- 本題的關鍵點在第三子題,所謂「不同團體與民意之間的關係」語意並不十分清楚,所謂的「團體」究竟何指,即成為成功答題的關鍵。
- 由於前兩個子題相對簡單,但三個子題篇幅也不宜差距過大,篇幅相近較容易博得閱卷者的青睞。
- 參考資料
-
- 蘇世岳《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22年,頁13-4、13-10~13-11。
- 正解
-
- 破題部分可以先把三個子題的邏輯關係先建立起來。
- 正文部分依照子題可分成三段,而段與段間上下文應當連貫。
- 結語部分,可以針對量化與質性研究法間辯論的發展,略做延伸。
- 參考詳解
- 民主政治即是民意政治。民主政治既然以民意為依歸,政府即應當建立機制探求民意,有的透過座談會、專家諮詢,也有政府透過新聞媒體掌握民意,然而大多數政治學者認為,民意調查是了解民意最科學的方法。即使如此,透過個別受訪者搜集的「民意」,是否能反映團體的意見也不無疑義。以下即分別說明民意、民意調查,以及透過民調掌握團體與民意之間的方法。
- (一)民意的意涵
民意(public opinion)一般是指公民對當前、特定議題及事件反應。依照美國政治學者凱伊(V. O. Key Jr.)的界說,民意是指:「政府所發覺應該要慎重注意的整體民眾意見。」它是許多私人意見總和,但並非個人意見簡單加總即成為民意,民意是政府官員在制定政策時要了解並列入考慮。它與政治文化不同,民意是一國政治文化的「橫切面」(cutting edge),是人民在特定時間點對於某些政策、政治人物等看法。政治學者研究民意通常關注兩個重要面向:「偏好」(preference)和「強度」(intensity)。偏好是指一個人支持或反對某些政黨、候選人或政策的傾向;強度則是一個人對其偏好感受程度。強度重要性不亞於偏好,因為少數人強烈偏好可能影響並左右政策方向。
- 延續凱伊觀點另一位政治學者金德(Donald Kinder)對民意則採取更廣泛的解釋。他認為民意除包括民眾意見(opinions)外,也應該納入情感(affect)和認知(cognition)。換句話說,民意不只是意見還涵攝態度(attitude)與信念(beliefs)等。一般而言,基於信仰、價值而展現的民意較具穩定性,例如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民調,主張維持現狀者長期維持多數,而急統與急獨者逐年比例變化並不特別大,其它的民意則較具變動性。
- (二)民意調查的意涵
民意調查(poll或public opinion polls)是透過代表性樣本得知民眾態度的方法,現代民意調查(科學民調)始自193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選民投票行為預測。民主國家中,民意調查是政府探求民眾對政策想法最有效與經濟的方式,其不但快速且具代表性與精確性。民意調查並不是普查,只要有一定的信心水準避免掉抽樣誤差,通常1067個成功樣本數左右,就能在95%的信心水準與正、負三個百分點的抽樣誤差下推估母體,無須過度理會母體大小。因此,民調專家雷克(Celinda Lake)認為民意調查是一種有系統、科學和正式的蒐集資料方式,這些資料是來自母體中所抽出的部分人(樣本),用來推論更大團體(即母體)。所以,民意調查是一種抽樣調查形式,任何用來測量社會和政治態度的調查設計都是民意調查。
民意調查是科學性探究民意的一門學問。一項科學性民意調查,至少在以下三個部分應特別注意:- 民意調查的抽樣設計。一項科學性民意調查,通常在研究問題確定之後,即針對調查研究對象也就是母體(population)加以定義。不過並不是從母體中選出一定次團體就是「樣本」,如果不是透過隨機抽樣,或是當我們抽出的樣本在許多重要特徵與母體出現顯著差異時,將無法以此樣本推論母體,或是所推論結果將會出現嚴重偏差。因此如何透過科學抽樣,也就是讓母體中所有合格分子都有同等被抽出的機會,使得樣本特徵能與母體分佈相近成為「代表性樣本」(representative sample),即是抽樣設計相當重要的一個程序。
- 民意調查的問卷設計。許多民意調查針對相同主題進行調查,卻常出現不同結果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抽樣誤差,另一方面則往往與調查者使用不同問卷題目有關。因此,研究者在設計問卷時應遵循意義清楚、客觀及公正、選項窮盡與互斥等諸原則。
- 民意調查的執行程序。為提高民意調查資料品質必須遵守標準化執行程序,原則主要有完整工作流程、訓練合格訪員以及全程督導等。
- (三)團體與民意的關係
一般調查民意方法,主要是採行量化研究方法的面訪、電話訪問、郵寄訪問、網路民調等。然而,這些量化民調的調查單位,一般設定在個人層次,雖然研究者可以透過交叉分析,探求不同群體對特定公共政策的看法,但其正確性也遭受部分研究者質疑,是故有學者進一步提出利用質性研究方法的焦點團體(focus group)訪談來探求團體的民意。焦點訪談是邀請性質較為相近的參與者,組成一個可以分享、討論以及氣氛輕鬆的團體,由主持人按照研究主題焦點,一一提出問題,由參與者自由討論。這種方法是透過團體成員的互動,蒐集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豐富資訊,研究者除可蒐集參加者的論點分析外,還可以對參加者的表情、語氣與動作同時進行觀察,以了解參與者對該事件的各種態度與表現。由於焦點團體的訪談對象,多設定在具有同質性的團體成員,因此具有以下優點:- 可以讓受訪者暢所欲言,得到比量化研究更深入的資訊。由於參與人數較少,互動性較高,亦可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
- 受訪者可以盡情發言,主持人可以就這些發言進一步釐清、組織受訪者的觀點,甚至將受訪者離題的發言引導回正軌。
- 由於受訪者不止一人,可以同時搜集多人的意見。
- 由於焦點團體研究法的問題並非制式問題,主持人可依研究目的,針對受訪者的回答繼續追問,若受訪者回答問題之外的不同面向,引起研究者的興趣,研究者亦可請受訪者強化這一塊的論述。
- 事實上,在後行為主義政治學時期並未有定於一尊的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都被視為是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在民意調查上,甚至有學者進一步提出,可以同時併用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先後採取量化(例如電訪)以及質性(例如焦點訪談)研究方法,以獲取更詳盡的民意。
- (字數:2,082)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