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寫論正單元
- 題目
- 試說明立法機關主要的功能?有論者認為19世紀以來立法機關功能有式微之趨勢,試指出其論點為何?
(104高考三級)
- 解析
-
本題屬於基本概念題也是考古題。在99、102年的調查局考試、100年的身障考試,都曾出現過接近一模一樣的題目,之後105年的普考也接續以國會的功能出題,109年調查四等則是針對國會功能的式微。因此,這一題得分並不難,也是所有考生在考前必然會準備的題庫題目,由於是基本題寫得越完整,得分將越高。考生在作答時,應該清楚羅列相關論點,並且在結尾時能提出進一步的觀點,將有助於在眾多試卷中脫穎而出,贏得閱卷者的青睞。
- 難度
- ★★☆☆☆
- 誤區
-
- 在當代,不論是民主或非民主國家都存在有國會,但因為民主國家的國會功能內容量已經相當多,除非是下筆快手,否則不建議把非民主國家的立法機關功能做太多的討論。
- 實務上,即使是民主國家也有總統制、議會內閣制與半總統制等差別,在不同政府體制,立法機關的功能當然有些許差別,但因為篇幅限制,本題也不宜劃分太細進行討論。
- 立法機關的式微,普遍被認為是政治學界的共識。因此,即使考生個人不完全認同這樣的發展趨勢,也必須依照題意述明學者們認為立法機關逐漸式微的可能原因,千萬不要自作聰明提出個人的「創見」。
- 參考資料
-
- 蘇世岳《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20年,頁7-8~7-11、7-12~7-14。
- 正解
-
- 破題時,可以略述民主和非民主國家的立法機關功能角色並不相同,之後的討論則主要聚焦在民主國家中的國會。
- 正文部分,國會功能基本上越完整分數會越高,但要控制時間;式微的部分,也是基礎知識字數也要注意。
- 結語部分,可以針對學界中的反對看法進行略述,可以讓答卷更形完整。
- 參考詳解
- 民主政治的理想在於直接民主,但當代社會直接民主並不可行,而以代議民主做為最重要的民主模式。代議民主的本質事實上就是國會政治,當然非民主國家中也可能存在有議會,但經常淪為行政部門的橡皮圖章功用不大;而代議民主中立法機關的組成與功能,則往往是判斷間接民主政治良莠的關鍵。以下,吾人即闡述當代民主政治中立法機關的主要功能,之後再進一步闡述立法機關式微的現象。
- (一)立法機關的功能
整理相關學者的研究,民主國家立法機關的功能,主要包括:- 選舉功能。在議會內閣制國家,國會投票選舉產生內閣(例如日本);在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國憲法修正案即規定,當總統或副總統候選人無法得到選舉人團過半數票數時,由眾議院從得票最高的前二或三位候選人中,選舉一人為總統。
- 行政功能。除預算案外,立法部門也會通過若干其他種類的行政部門提案。例如美國對外條約生效須經參議院同意批准。
- 制定法律。民主政治必須依法而治,而所有法律都必須經由人民代表通過,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立法權。
- 司法功能。例如美國憲法規定,眾議院有權彈劾聯邦政府任何一位官員。
- 財政功能。「為人民看緊荷包」以及決定租稅與預算分配的性質和數額是立法部門的基本權力,而經立法部門同意的預算,政府才能動支。
- 監督與調查行政運作的功能。立法機關主要透過質詢和預算控制等監督行政部門,例如英國下議院會保留「質詢時間」給反對黨,以便向內閣提出問題;而調查權主要針對特定行政濫權,這樣的權力特別是在總統制國家中,因國會缺乏質詢權力顯得特別重要。
- 甄選政治菁英功能。在議會內閣制國家,幾乎所有內閣成員都來自於國會中資深議員,總理(或首相)則由國會多數黨黨魁擔任;而在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國),許多位總統也出身國會,內閣閣員多有從國會中拔擢。
- 制憲與修憲。世界上許多國家其憲法原即是由立法部門草擬,而且每個立法機關都有權對憲法做程度不一的修正。
- 代表功能。每位國會議員都代表特定地區或團體的人民,扮演政府與民眾之間連結的功能。著名的例如美國獨立前,十三個殖民地為對抗英國統治所提出的:「沒有代表就不繳稅」。
- 提供正當性功能。國會的存在能助長大眾視統治制度為「合法的」,從而促進政權正當性。這也是為何即便國會不具有立法獨立性或政策制定權,大部份威權甚至極權國家仍允許其存在之原因。
- 選民服務功能。國會議員提供選民服務,最主要原因出自於連任勝選的需要,另一種特別的選民服務也是由國會提供,它仿照瑞典獨立的監察使制度,由國會任命官員,專門受理人民針對行政部門和文官系統所提起的各項陳情。
- 政治社會化功能。立法部門透過調查,或者是質詢、國會辯論,可以將政府的活動或者各政黨對於各項政策的看法與立場告知人民,同時也扮演著教育人民的功能。但此項功能在大眾媒體興起後已逐漸削弱。
- (二)國會功能的式微
19世紀末起,觀察家發現國會的運作並不如大家所期待,造成國會式微的可能原因包括:- 有紀律政黨的崛起。在議會制國家黨紀堅強,國會議員須遵守「黨鞭」的指揮,因為政府擁有國會的多數,因此投票結果通常是支持政府的政策,由此顯示國會議員不再視立法為主要的職責。
- 大有為政府的出現。行政部門權力的提升,使得權力逐漸由立法部門向行政部門傾斜,這都使得現代國家中的政府,已經從過去的小而美政府走向大有為政府。
- 議會組織上的弱點。在總統制國家,權力也往總統傾斜,因為總統只有一個聲音,但國會組織扁平化充滿許多不同的雜音,使得議事延遲且無法達成共識,在爭論與辯論之後,通常會讓總統得到大部分他想要的政策。
- 單一議題利益團體與媒體權力的增加。一些單一議題利益團體的興起更能有效地受理民眾的抱怨,而政治領袖也越來越傾向於透過大眾媒介,而非間接利用國會來處理大眾問題。
- 立法部門通常缺乏專業及必要的資源。很少國會議員是技術、軍事、經濟或社會問題的專家,無法對抗擁有大量資訊優勢的行政部門。
- 心理上的劣勢。人們心裡可能有對單一領導者反應的深層需求,這使得一般民眾對國會之印象,遠不如對總統或首相深刻,政治學家擔心這將導致「總統崇拜」的現象。
- 國會議員淘汰率低。在民主國家的國會中,例如美國國會議員已成為終身的職業,一但選上就會不斷連任,這使得年輕人很難進入國會,而使民主喪失部分創新的能力。
- 基於以上,當代民主政治下立法機關的角色確實有減弱的趨勢,但也有學者不表認同。他們以為,國會轉型作為「溝通機制」的角色在強化中,包括議事過程的公開轉播,以及國會工作的專業化,甚至模仿美國的專業委員會制度,都讓國會作為辯論與監督機關的功能大為強化,而在如英國議會內閣制國家中,黨紀也有減弱的趨勢,議員的獨立性與批判性增強,選民也能掌握充分的國會動態,對國會議員的期待提升,這些都有助於國會功能的維持。
- (字數:1,923)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