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
- 民族是「自然的」政治社群嗎?目前有兩種理論論點,分別是原生論(primordialist)與建構論(constructivism),請論述這兩種理論觀點,並加以評論。(109地特四等)
- 解析
-
本題在過去國考中,雖僅在105年身障四等出過建構論的部分,98年的升等考試則有部分涉及。但事實上每年我們在課堂上都有詳細講解過,高點學員寫來應該得心應手。推論命題老師出題的可能緣由,我們在考前課程中也提醒過,要注意2020年美國大選中爆發的種族對立,尤其是BLM(Black Lives Matter)運動,這部分就涉及民族主義。題目中的原生論就是我們課堂上談的文化民族主義;建構論就是政治民族主義。這一題屬於傳統研究途徑政治學的基礎概念,預計一般程度的高點學員都能夠拿下20-23分,但如果考試過程中一味壓在偏離題,或者輕忽基礎概念的考生,相對得分在15分以下也不意外。由此再一次提醒我們所有的考生:按部就班的學習,「基礎」才是上榜的關鍵。
- 難度
- ★★★☆☆
- 誤區
-
- 本題形式上雖然只有一個問號(?),但答題時正文的部分應該分成兩段,尤其是開頭的首句其實只是要引導考生思考,千萬不可直接針對首句就切入答題。
- 原生論不可「看句拆字」,自行解讀政治社群是「原生」於民族的基礎上,這與其本義正好相反。
- 題意中包括「論述」兩種理論的觀點,並加以「評論」,因此答題時不可僅回答其一。許多考生或許出於備考的緊張壓力,經常漏看題目要求,建議審題時可以將重點圈出,提醒自己注意。
- 結語的部分,「不可」回到題目的首句,回答民族是不是自然的政治社群,因為這兩種觀點都有支持的學者,絕不可以「選邊站」,論證上也站不住腳。
- 相關試題
-
- 蘇世岳《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20年,頁2-23、2-25。
- 正解
-
- 民族主義的「原生論」和「建構論」雖然不是一般政治學教科書的常用字詞,而是出自於特定學者的分類。但答題時要基於「一本書主義」原則,將題目「解釋」成考前我們已經備妥的答案,這樣才能有條理、有所本的回答。
- 破題的部分,題目已經提示民族和政治社群兩個關鍵詞,因此理所當然地即可以「民族國家」切入,從而帶出原生論和建構論兩種理論區分。
- 正文的部分,要串聯起原生論和文化民族主義的關係,以及建構論和政治文化主義的關係,同時把握字句的主詞應該扣緊「原生論」和「建構論」才是符合題意的答題。
- 結語的部分,可以統整回到更高的層次,簡論民族主義和政治秩序間的關係。
- 參考詳解
- 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是當代最主要的政治組織形式,包括「民族」與「主權國家」兩個重要概念。民族(nation)通常是指,客觀上具有共同的血緣、歷史、文化、宗教、語言,共同生活的地理空間以及經濟生活方式,同時主觀上彼此間具有共同的政治期望,所組成的互信互榮的共同體。然而,民族是否會「自然的」成為一個政治社群,涉及到民族主義(nationalism)究竟如何產生,當前學界對此主要有原生論(primordialist)與建構論(constructivism)兩種觀點。以下茲依題意論述並評論這兩種論點。
- (一)原生論
-
原生論是指以文化為基礎的民族主義可以稱為「文化民族主義」,其認為民族是自成一格的文明體,強調若要使此一文明體具有活力,便有必要捍衛並強化民族的語言、宗教與生活方式,其不一定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原生論者一般採取民族自我肯定(national self-affirmation)的形式,也就是透過民族榮耀與自尊的提升,使人獲得較清晰的自我認同感,這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民族主義形式,重視一般人民的儀式、傳說或傳統,而不是仰賴菁英或上流的文化,他們往往將國家看成異己或邊陲的實體,相信民族是一個特定、具有歷史和有機的整體。例如美國社會中的黑人民族主義,或者是英國威爾斯(Wales)的民族主義,他們所重視的莫過於保存其文化上的差異性,而非政治上的獨立。
-
原生論者強調,文化民族主義透過強大的認同力量和歷史使命感加以凝結,因而具有穩定和具凝聚力的傾向。同時,原生論者也傾向自視為排他性團體,民族成員並非出於政治的忠誠或自願性歸順,而是出自於某種與生俱來的族群認同。於是,原生論者傾向於自認為他們是同一血緣團體的擴大,且源自於同一個祖先,這種排他性容易造成心胸狹隘與退步傾向,同時也可能減弱民族與種族間的差異。簡言之,原生論者以為,相同的民族可以成為組成同一政治社群的基礎,但並非必然會自然組成政治社群。
- (二)建構論
-
建構論者將民族視為一個政治共同體,其著眼點在於公民的忠誠與政治順從,以追求各種特定的政治目而非文化認同,可稱為「政治民族主義」,代表性學者如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 1917-2012)以及美國政治學家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1936-2015)等,後者即使用「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一詞,來說明現代民族的產生,事實上是人類刻意所創造出來的。他們認為,民族是由長期建立的族群共同體所發展出來的說法,根本是一種神話,因為民族中的成員只和少部分成員有過接觸,要由此產生共同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透過教育、傳媒等政治社會化過程加以創造。例如,號稱「民族大熔爐」的美國人和「彩虹社會」的南非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 建構論者認為,「公民權」遠比族群認同更具政治重要性。建構論者強調政治民族主義建立在自願接受某些共同的原則與目標上,而不是基於文化認同。有學者認為,這類社會所發展出的民族主義型態,基本上較為寬容與民主。但政治民族由於時間上欠缺本身歷史傳承的經驗,或是欠缺如文化民族根深蒂固的歷史情感,因此這類型的民族主義相對而言也較為脆弱。簡言之,建構論者以為,即使是同一民族仍需透過共同「建構」的過程才會組成一個政治社群,但即使是不同的民族,透過「想像的共同體」依然可以成為一個政治社群。
- 自十七世紀中葉以來,民族主義即對國內政治秩序與國際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民族主義不但可做為增進個人自由、捍衛民主政治的工具,也能帶來社會的凝聚力與公共秩序,甚至民族自決也能維繫世界秩序的穩定與和平。但一如前述,不論是原生論或建構論的觀點,民族「自然」形成政治社群並非必然,倘若一個政治社群是由許多不同的民族構成,則民族的歧異性,往往成為對立與衝突的來源之一。
- (字數:1,407)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