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
- Ronald Inglehart 提出「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 的概念解釋經濟發展和世代差異。試問,何謂「後物質主義」?其基於那兩種假設,請說明之。(109調特三等)
- 解析
-
本題屬於考古題,103年的調查四等即出過題,而且當時出了三個子題,相對來說,109年調查三等的題目僅有兩個子題,就答題難度來說降低不少。整體來看,109年的國家考試特別關注新興意識型態,包括109年高考三級也出了類似的考題,顯見意識型態考題依舊是這幾年國考的熱門,雖然部分考生對於這個章節覺得較抽象而難以理解,但只要依照我們課堂上的提醒,掌握幾個關鍵,應該可以輕鬆拿下高分。本題難度不高,一般程度考生拿下15分的基本分不成問題,準備完整的考生也能拿下廿分以上的高分。
- 難度
- ★★★☆☆
- 誤區
-
- 本題屬於考古題,題意清晰,因此大多數的考生應該都能回答。但這也埋下一個「時間陷阱」,應考時要掌握好時間和有限的版面,切不可「戀棧」,以致虛擲太多的寶貴時間。
- 因為答案明確,答題時不可天馬行空,特別是題目已經點明是Ronald Inglehart 的觀點,因此切記不可「張冠李戴」把其他學者的觀點主張「硬塞」給Ronald Inglehart。
- 題目中已經指出「經濟發展和世代差異」,因此答題時不可繞過這兩個概念,答題才不會偏離。
- 相關試題
-
- 蘇世岳《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20年,頁3-34~3-35、10-24~10-25。
- 正解
-
- 有關Ronald Inglehart 的「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有兩個切入破題的方法,其一是透過「意識型態」章節切入,一如本題所提示的參考解答;另一個可以從「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學員可以自行練習一下。
- 正文的部分,要扣緊Ronald Inglehart書上的觀點,要留意邏輯和語句的順暢,這是近幾年政治學評分的重點之一。
- 結語的部分,要搭配破題,但也可以整合意識型態和政治文化做延伸,切忌重複正文的內容,以免使得閱卷老師覺得厭倦。
- 參考詳解
- 政治意識型態在戰後行為主義政治學時期並不受重視,甚至以為這種規範性的理論探討,無助於政治科學的建立。然而,回顧20世紀,事實上即是意識型態對立的世紀,目前除了傳統上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間的論辯外,許多新興意識型態也紛紛出籠。1970年代初期,美國政治社會學家Ronald Inglehart 即提出「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 的概念解釋經濟發展和世代差異。針對「後物質主義」的涵義,以及該意識型態的兩種假設,茲說明如下:
- (一)後物質主義的涵義
-
1970年代起,西方社會興起一股「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浪潮。此一概念,首先由美國政治社會學者R. Inglehart提出,R. Inglehart在他的著作《寧靜革命:後物質主義價值變遷》(The Silent Revolution: Changing Values and Political Styl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1977)一書中主張,在一個社會中個體對目標的追求是多元的,並且會依照一種秩序循序漸進。R. Inglehart的觀點與心理學家馬斯洛(A. Maslow)的觀點相符,A. Maslow認為人有五種主要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個體追求基本生活需求水準的滿足後,焦點將會轉移到非物質的層面上。R. Inglehart觀察戰後經過1960年代,高速成熟發展的西方現代工業化社會後發現,經濟的成長(俗稱的「奶油與麵包」)已經不再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尊與自我實現的需要,這顯現在人們對於政府的要求也發生轉變,一波波新興社會運動的興起,與對生態與種族和諧的關懷,代表了人民關心的轉向,其中後物質主義對菁英文化的影響遠遠超過群眾文化。
-
另一方面,R. Inglehart也發現當後物質主義出現,整體社會變得富裕之餘,中產階級卻慢慢消失,同時貧富懸殊加劇。中產階層的消失在於整體社會變得富裕,使中產階級從中撕裂並向兩極化發展:中產階層中能力較佳的繼續移往社會的上層,而能力較差的慢慢與社會上的低下階層結合,這就是M型社會的出現。
- (二)後物質主義的兩個假設
-
1990年代,R. Inglehart在《先進工業社會的文化轉變》(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1990)一書中,發現民主穩定的國家存在三項共同的文化特徵:較高程度的人際關係信任感(interpersonal trust)、對生活的滿意度高並且反對革命變遷。之後他又將研究的國家數,由原先的20多個國家增加到43個寫成《現代化與後現代化:43個社會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變遷》(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 1997)一書,再度肯定了政治文化對民主穩定的重要性地位。R. Inglehart認為,後物質主義時期這種政治文化價值觀的轉變是基於兩個假設:
-
- 稀有性假設(scarcity hypothesis):這是指個人需求的優先順序,反映當時該社會中該事物的稀有與否。換句話說,該社會環境越稀有的事物則民眾需求越為殷切。
- 社會化假設(socialization hypothesis):這是指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在其成年前後即慢慢形成,而對該個人造成深遠影響。
將這兩個假設結合,我們可以發現價值體系的變遷,肇因於整個社會環境的改變,而新世代民眾如果成長時期所處的社會與經濟環境與上一代不同,相較於上一世代的民眾,不同世代民眾的需求將出現顯著差異,因此環境變化以及世代交替,新的價值有可能取代舊的價值,成為一個社會或是政治體系的主流價值。
簡單來說,R. Inglehar 對西方工業化國家數十年的長期觀察發現,隨著經濟發展,新世代的民眾生長在經濟不虞匱乏的年代,因此他們所看重的不是追求更安全的社會環境,或是重視經濟發展的物質主義,而是追求個人尊嚴、個人參與以及個人表現的後物質主義。在後物質主義的政治中,平等、參與和環保等價值提升。成長於富裕的1960年代人們,特別容易受到與其上一代不同價值觀的影響,這些新思維衍生出許多新興社會運動與政黨。在歐洲,後物質主義則是呈現另一個面向,這是指對於個別國家的認同衰微,而對於作為一個「歐洲公民」的認同增加。
- (字數:1,413)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