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寫論正單元
- 題目
- 在移民與勞動者跨國遷徙的全球化時代,「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常被引用,希望作為多族群與多種族社會建構的基礎。請問何謂「多元文化主義」?其核心理念為何?其在先進民主國家的實踐經驗為何?(104高考三級)
- 解析
- 相對來說,本題是104年政治學高考題目中,對考生較具挑戰性的一題。在這之前,類似的題目只出現在100年師大政治所的入學考題中。然而,自從本年高考出題後,105年原民三等、106年地特三等竟也接連出題,這是相當罕見高考引領其他國家考試出題的案例。即使如此,多元文化主義屬於新興的意識型態,其主張往往與傳統的民族主義相對立。考生在應答時,只需把特定國家(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的情形加以想像,融合上課講義中的講解,應當可以歸結出適當的論點,針對題意進行作答。但經過三次出題,目前多元文化主義已經是名符其實的「考古題」了。
- 難度
- ★★★☆☆
- 相關試題
- 蘇世岳《政治學(概要)》,台北:高點,2018年,頁16-26~16-29。
- 正解
-
- 破題時,除了略述多元文化主義一詞出現的背景外,也應該符合題意,表明在全球化日漸深化的現代,多元文化主義面臨了爭議,以此開啟之後的鋪陳。
- 在正文的第一部分,可以述及多元文化主義的含意,略述其起源和發展,同時說明在全球化時代多元文化主義引起的爭議。
- 正文的第二部分,要簡潔的論述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理念,但要避免與第一部分過度重複。
- 正文的實踐經驗,除非考生對於特定國家的實踐經驗非常熟悉,否則以歸納不同國家經驗作概略論述,將可獲得較高分數。
- 結語部分,可以延伸對於多元文化主義的批判,由此增加答題的深度。
- 參考詳解
- 雖然多元文化社會早已存在,但直到1965年加拿大首先採用「多元文化主義」一詞後,才相繼為其他擁有多族群的先進民主國家採用。之後,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跨國移民與勞動者大量增加,多元文化主義的觀點,也引起支持與反對者間的辯論,主要爭議在於:如何在兼顧多元文化下,還能維繫政治上的凝聚。以下,吾人即闡述多元文化主義的涵義與起源、核心理念,以及其在先進民主國家中的實踐經驗。
- (一)多元文化主義的涵義與起源
多元文化主義認為,文化的多元性存在是一個事實,這種差異性應該受到尊重。歷史上,多元文化主義運動可以推溯到1960年代美國興起的黑人民權運動,他們主張現存少數族裔在經濟與社會上的邊緣化發展,來自於優勢、多數種族所施加的壓迫,因此必須透過政治上的改革,來消除制度上與結構上的不利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演進,當前多元文化主義有漸趨基進化的現象,為此,多元文化主義的支持者認為,對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的承認與尊重,可以避免政治極端主義的出現;反對者則認為,這樣的做法反而會鼓勵,甚至正當化少數族群的激進化發展。
- 做為人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樑,代表民意。以系統理論的觀點來看,政黨是輸入的主要媒介,其得以讓一般人民的需求及想法能被政府聽見。
- 利益的表達與彙整。政黨傳達社會上不同的利益,並得以透過利益彙整的方式,協調利益團體之間的紛爭,整合個別團體的利益。
- 將社會團體整合入政治體系。政黨同時也會納入那些被排除,或者遠離政治體系的團體,因為政黨為求執政,非常歡迎新團體、新成員的加入。
- 政治社會化。透過政黨內部的討論與辯論,定期選舉的活動與競爭,政黨能引導成員進行政治參與,提高所屬成員的政治認識,深化其政治能力。
- 動員選民。在競選過程中,為使其提名的候選人當選,必須要動員選民,藉由刺激選民的興趣,來提高投票率,這也有益於人民的政治參與。
- 精英的培養與甄選。政治人才通常是經由政黨來發掘,並在政黨有計畫的栽培下,透過提名參與選舉,進入政府組織。
- 擬定政策目標與組織政府。在選舉中勝出的政黨,除了獲得政府職位之外,也得到了執政的權力,同時也能以政黨所主張的方式,來制定與執行政策。
- 政治的監督。在競爭性民主體制中,政黨成為提供政府內部和外部,反對和批評意見的重要來源,也是政府運作和政策執行的主要監督者。
- (二)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理念
整體而言,多元文化主義包括以下四大核心理念:
- 後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認為,對於殖民統治的文化挑戰,應建立起一套非西方甚至是反西方的論述。由此帶來的影響有二:(1)它挑戰了歐洲中心主義的世界觀,使得非西方與西方文明具有同等平等地位;(2)它強調「文化」在民族解放過程中的地位,自身傳統可以做為掙脫壓迫的工具。
- 認同與文化。認同是指,透過強化某些特定成員的群體意識或共同記憶來增進團結,提高群體的地位。多元文化主義立基於特定的社會脈絡,以群體為單位發展出特別社會觀,而這特定的脈絡與社會觀往往與文化因素相連結,包括族裔、宗教與語言等。
- 少數族裔權。包括自治權、多種族權利和代表權。自治權即權力的地方化,其有時會與國家的主權相衝突,但仍可透過制度性安排,例如聯邦制,來加以調和;多種族權利則是指,國家有義務協助少數族群發展及傳承其文化的獨特性;代表權則是企圖矯正少數或弱勢族群,在政治或公共生活領域中代表性不足的問題。
- 歧異。相較於民族主義者認為,族裔與政治疆域一致,政治較穩定;多元文化主義者則認為,文化歧異與政治穩定沒有必然的關係。事實上,多元文化主義者主張,歧異的存在與包容是自然且必要的,文化上的認同與政治上的效忠是可以分離的。
- (三)先進西方國家的實踐經驗
歸結多元文化主義在不同國家的實踐經驗,可以統整出三個主要流派:
- 自由主義的多元文化論。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論的基石是寬容及選擇的自由,尤其是面對不同族裔間的文化、宗教或道德議題時,更加注重對差異的包容,但也強調個人選擇權優先於族群的文化認同。換言之,「公」與「私」領域要區分,私領域絕對自由,公領域要有公民的責任,包括美國與法國等,都採取此模式。
- 多元主義的多元文化論。多元主義比自由主義更尊重差異,這些倡導者以為,價值是多元的,多樣性才是健康且可取的,並不存在一種單一且獨尊的價值或道德規範,這是許多西方民主國家「差異政治」的基礎。
- 普世主義的多元文化論。普世主義與多元主義對立,普世主義主張建立超越民族、種族籓籬的普遍性道德觀,因此普世主義的多元文化論其實是一種過渡階段的狀態,他們支持歧異與多元,但透過文化間的交流,最終會產生出「大同世界」。
- 總合以上,多元文化主義已成為全球化的當代無法迴避的議題,但對於多元文化論的批判仍舊不少。我們可以從近年來,許多西方國家內所爆發的反移民風潮,禁止伊斯蘭婦女在公共場合穿戴面紗等看出端倪。歸納這些批判的理由主要有三:(1)多元文化主義事實上是一種「隔絕」,降低了跨文化交流與理解的機會;(2)共同的文化與價值觀才能帶來穩定的社會,多元文化主義所謂「歧異中的團結」只是一種迷思;(3)多元文化主義並沒有真正改善少數、弱勢族群的處境,因為過度強調多元與保護,反而造成立力量的分散,錯失改革機會。
- (字數:1,589)
想瞭解高上公職課程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請填妥下列資料或加入LINE生活圈,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