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又到了我們張政說經濟的時間,這是農曆年後的第一次專欄,這一期來探討一下近期發生的重要的民生議題,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雞蛋出現了嚴重的缺貨問題!這一波缺蛋潮大概從今年年初就開始,逐漸出現在市場、在賣場買不到雞蛋聲音,這個問題也逐漸發酵,所以農曆年節就有人戲稱最好的拜年伴手禮就是「一盒雞蛋」;而在農曆年後這個問題可說是正式浮上台面,目前估算每日短缺的雞蛋數量大約是90萬至200萬顆,特別北部地區的短缺情況特別嚴重!
雞蛋作為屬於民生必需品,而民生必需品的特色就是需求穩定而價格彈性小,目前全台每日對於雞蛋的需求量約為12萬箱(每箱200顆),共2400萬顆,所以約莫國人平均每日消費一顆的雞蛋,而一年大概就是87億顆的雞蛋,這個數字是剛性需求很穩定,除非有人口巨幅的變動、或是飲食習慣有重大的改變,否則對於雞蛋的需求短期內就是如此。這也就是民生必需品的第二個特性,需求價格彈性小!前面提到影響雞蛋需求量主要是其他因素,而不是價格,也就是說雞蛋的消費數量不會受到價格太大的影響,即使雞蛋漲價,一般民眾除了叫苦連天之外,也不會減少太多的雞蛋消費!
在瞭解了雞蛋作為民生必需品的特性後,我們再來看為什麼近期雞蛋如此短缺呢?根據農委會官方的說法主要有三個因素:第一是去年五月疫情爆發,防疫提升到三級警戒,許多學校停止上課之後,伴隨而來就是校內的營養午餐停止供應,當時就有新聞指出原本每天穩定消耗的蔬菜與雞蛋數量,因為學校停課後,造成蔬菜與雞蛋的過剩,因此許多蛋農為了減少損失,只好淘汰一些蛋雞;後來疫情緩和之後,雞蛋的供給量就一直提升不上來。第二個因素就是天氣過於寒冷,造成雞蛋產量的下降。第三個因素則是禽流感造成蛋雞數量減少,進一步影響雞蛋的產量。
但是有蛋農與知情人士指出,其實這個冬天氣溫並沒有特別的低;至於禽流感的影響, 由於過去經驗累積越來越多,一直以來都控制得宜,因此氣候與禽流感這兩項因素對於雞蛋短缺的影響其實很有限!最主要的影響還是政府對雞蛋產地的收購價採取「價格管制」!從經濟理論我們都知道政府採取「價格上限」,勢必會產生超額需求,所以雞蛋的短缺必然發生!而其中細節張政老師簡單描述給大家理解。
全球在爆發疫情之後,由於原物料的大幅上漲,帶動物價全面上升,特別民生物資更是難逃一劫,張政老師認為或許政府不想讓有更多的民怨出現,所以想要凍住雞蛋的價格,因此宣布對於雞蛋產地的收購價仍然維持一箱雞蛋(20台斤)以700元收購,但由於飼養蛋雞的飼料主要是玉米和黃豆,更是前面提到這波原物料上漲的範圍之中,所以對於蛋農而言,因為銷售價格不變,但生產成本提高,就會造成利潤下滑!
那如果蛋農要維持住利潤該怎麼做?因為成本與價格已經無法變動,所以只好想辦法提升產量,而讓蛋雞提升產量的方式就是讓雞隻「換羽」,簡單來說可以想成機器因持續運作而老舊,透過維修可以讓生產力恢復,而「換羽」就類似讓蛋雞進行維修可以恢復較高的生產力,但是在換羽的過程中,蛋雞是無法持續下蛋,因此投入生產的雞隻變少,就會讓雞蛋更進一步的短缺,因此有人分析這一波缺蛋現象可能要到4月份才會緩解。
那麼採取價格上限後,除了出現短缺還有什麼問題出現,經濟理論提到「要付出更多的資源來獲取商品」,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到新聞指出不少人東奔西跑只為了買到一盒蛋,所付出時間與有形無形的成本,是以前的好幾倍,所以雖然最後買到的雞蛋並沒有漲價,但加上額外付出的成本,其實就約當是雞蛋該上升的價格!
除此之外,經濟理論提到將會出現「歧視」,張政老師在課堂提過,歧視其實是「價格機能」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最近剛好有一篇新聞就提到,有個店家故意謊稱雞蛋已經售完,被踢爆後業者指出是為了把手中的貨留給熟識的老客人;有人說分明是想哄抬價格,但張政老師對於老闆這個說法其實還蠻相信的,因為對老闆來說如果他不能用價格高低來決定賣給誰,那麼他就會自己挑選他自己想賣的對象。
其實雞蛋短缺這個問題,一旦提到「價格上限」,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而最終會怎麼解決呢?如果這波原物料價格與蛋農的飼養成本,真的回不去了,那麼雞蛋的價格勢必還是得上漲,漲到該有的價格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雖然可能多數人都知道「價格」才是可以解決問題的關鍵,但張政老師只能說政府考量的面向(選票等等)絕對比單純的經濟邏輯複雜的多!所以我們才能看到在教科書內提到「價格上限」會發生的現象與問題,在真實生活中一一展現在眼前。
好的,以上就是這次的全部內容,張政說經濟,我們下次見!
- 面授課程:高普考
- 雲端課程: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財政學、租稅各論
- 考試用書:經濟學(概要)、經濟學測驗題完全制霸、財政學大意歷屆試題分章題解